是动员还是“一刀切”?
沙子坡中学在4月底动员会后,锁上差生班大门,学生在大街闲逛,家长不满
该校初三2班的小唐说,有女同学在教室里直接哭了起来,边哭边理论。
虽然县教育局官员和多所接受采访的中学校长一再强调,中职动员尊重学生意愿,“愿意的才去,不愿的可继续留校参加中考”。
但至少10名不同学校接受采访的应届毕业生表示,学校动员时,就2个选择,“要么读中职,要么回家”。
小唐说,杨柳中学初三个别班级,3月15日已拍完集体毕业照。
第二天,有些被列入动员范围的同学坚持上课,到校后发现,他们的桌子和书本被搬走,上课只有站着听,他们只能选择回家。
此后,小唐亦很少去学校,偶尔去也只是打篮球。
极端的案例出现在沙子坡中学。
据初三应届毕业生果果的母亲回忆,4月底,校长在多媒体教室动员后,要求不读中职的差生回家。第二天,初三年级尖子生班1、2班,正常开灯早读,但3、4班差生班,学生去上早读,教室大门紧锁。
果果的母亲称,后来她在沙子坡镇的大街上撞见四处闲逛的女儿,才知道学校锁了教室门。
这引起部分学生家长不满。
据记者了解,自3月开始,在县政府官网,即出现近十篇以学生、学生家长甚至教师名义留言的举报信和投诉帖,反映一些学校擅自排名,“不得差生参加中考,要么读中职,要么退学”;“很多学生伤心、愤怒,拒绝考试,自暴自弃退学”;“呼吁维护乡镇中学生受教育和参加中考权利”。
多名学生家长说,起初他们也搞不懂学校为啥突然不让成绩不好的学生上学,依据是什么?直到后来他们才知道学校会根据自行设定的分数线来决定谁可以参加高考。
招生不力会挨批
中职招生任务分配到各学校,有校长反映完不成任务影响考核、评优甚至被约谈
新京报记者获得的印江县招生方案显示,2014年,全县下达的中职招生任务是3300人,几乎是全县应届生源的一半。根据各个学校的人数和成绩,任务分配到全县21所中学。
新京报记者看到,向县职校和县外中职学校输送学生的任务,最少的一个学校是罗场初级中学,任务76人,因为学校初三年级学生总数只有136人,超过二分之一的学生,被要求输送到中职学校。
任务最多的是鹅岭镇第三中学,任务数328人,全年级700人,任务数接近二分之一。
根据上述方案,要求各初中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中职招生领导小组。校长为该校中职招生第一责任人,初三年级班主任为直接责任人,招生任务数、动员学生对象及完成任务时间要责任到职工个人,包括校长、中层干部、班主任、科任教师。中职招生任务的完成情况,将纳入对乡镇教办、学校和个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