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科科目剖析 热 ★★★
政治学科科目剖析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24 更新时间:2008-10-31 14:15:44
面对21世纪的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教育必须培养适应形势发展所需的全面发展型的人才,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的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根据教育部的普通高中课改计划,我省从2005年起全面推开课程改革的试验。两年来,我们政治学科严格贯彻执行教育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实施意见》,大胆推进课程改革,在教改的实践中,我们政治学科组的教师由一开始的不理解、不信任、不支持,逐步转变到今天的改革的积极参与者、倡导者、实践者,在如今的课堂教学上,找不到过去的满堂灌、题海战术等做法,政治学科组的教师能真正贯彻教改的精神和意图,力求做到“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教学过程中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教学服从并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做到二者的有机统一,虽然目前还处于进一步的磨合之中,但已初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我校政治学科组有专职政治教师5名,其中四名有十年以上的工作经验,中学一级教师资格,还有一名04年毕业的大学本科生,完全能够适应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学科组教师进行分工与安排,严格执行课程政策,认真落实必修课程,同时能根据学生的需求,积极开放相关的选修课程。当然,由于目前条件的限制(教材的原因)不能完全开齐所有的6个选修模块,目前按照《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计划》安排在高二年级开设《文化生活》、高三年级开设《国家和国际组织》模块,并布置相关教师做好其它模块的教学准备工作。
学科教学当中,任课教师根据《纲要》和《计划》的要求,严格课堂规范,结合课程教学,创新德育的途径和方法,学科教学中渗透相关的德育内容,如在高一《经济生活》必修模块的教学中能利用货币的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劳动就业的教学中贯穿正确的就业的观念教育。《哲学生活》的教学中能结合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教学,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我校在学科评价方面,采用考试与考查相结合的方式,把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放在突出位置,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对学生的能力发展给予激励性、指导性的评价,注重从积极方面,用发展的眼光给予评价,评价采取自评、互评与教师评定,学校评定相结合,保证评定的公正、公平,学校制定了一整套的评价制度和程序,对相关评定结果进行公示,接受学生、家长、社会的监督,在这套评价体系下,改变了过去那种以考代评,以考评教的模式,极大地解放了老师和学生,释放了学生学习的活力,政治学科每天每人的作业量不超过半个小时,学生可以轻松的完成,从而有较多的时间用于全面发展的学习。同时学校根据学分评定的情况,对教师采取开放式的评价方式,以自我评价为主,学生、同事、学校领导、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等手段对学科教学进行评价和管理。
为了强力推进课程改革,政治学科组每年组织学科教师参加省、市、区、校各级培训,同时建立集体备课制度,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进行思想政治学科新课程的教学研究,发挥集体智慧,围绕课程标准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制定教学计划,交流教学设计,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保证了政治学科各年级的教学齐头并进。政治学科组不仅立足于教材,而且还能积极开发和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利用区域优势建立了锦屏磷矿生产实践基地、桃花涧的“东方天书”和孔望山的摩崖石刻的社会实践基地,赣榆抗日山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德育基地,多次组织学生深入街道、社区进行服务,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途径,创造实践条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活动。
近两年来的改革实践,大大改变了过去那种死气沉沉的教学环境,极大地释放了教师和学生的活力,教学双方的关系也得到极大改善,学生对政治学科的教师的教学还是比较满意的,从近两年的学校的问卷调查中,学生对各年级的政治学科教师的反馈结果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
文章录入:user 责任编辑:user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