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品种
价格类型
1
成品粮(面粉、籼米、粳米)、挂面、方便面
批发价、零售价
2
食用植物油(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调和油)
批发价、零售价
3
猪肉、牛羊肉及其制品
批发价、零售价
4
鸡蛋
批发价、零售价
5
牛奶
批发价、零售价
6
液化石油气
批发价、零售价
7
其他重要商品及服务
由地方根据实际情况自定
(1)材料一中四幅统计图共同反映了什么经济问题?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说明增加农业投入用于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和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的经济意义。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中央应对农产品价格上涨所采取措施的哲学依据。
(3)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常识,分析政府为什么要确保困难家庭生活水平不至于下降?
(4)运用有关哲学知识,说明国家对材料二中的商品实施临时价格干预的合理性。
[答案](1)材料一表明,长期以来,我国对农业的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农业基础地位薄弱。农民生产积极性下降,农产品供求始终处于基本平衡且偏紧的状况。尤其是近年来由于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的下降,直接导致了农产品价格的上涨。
意义:①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建立在增加农业投入的基础上。只有不断增加对农业的物质和资金投入,才能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②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增加粮食产量,保障农产品的基本供给,有利于抑制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确保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有利于强化国民经济的基础,维护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经济安全,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2)①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中央增加农业投入,夯实农业基础,发展农业生产,确保农产品供求平衡,是自觉按价值规律和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办事的表现。②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中央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对困难家庭和在校大中专学生进行生活补贴,是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正确价值观的生动说明和有力体现。
(3)①人民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生存权是公民的基本人权。低收入群体在物价上涨时期生活有困难,应该得到政府的基本生活救助,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②政府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和执行者,应该坚持对人民负责,切实履行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4)①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由于2007年我国市场上的商品价格不断上涨,导致了国家必须对与人民生活相关的商品实施临时价格干预。国家干预不仅能保证人民生活的稳定,而且有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②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要保持事物的原有性质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范围内。2007年我国市场上的商品价格不断上涨,如果国家不加以干预调节。就有可能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影响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5.材料一:2007年4月2日至5日,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通过报告指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许多自然系统已经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特别是温度升高的影响。
附:地球升温灾难演变示意图
材料二:2007年9月24日,联合国气候变化高级别会议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与会各国领导人表现出了在气候变化领域取得突破所需的政治意愿。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在会上重申,应对气候变化应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应该继续率先减排温室气体。11月17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第四份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的最后部分,指出全球变暖不容置疑。气候变化问题成为今年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的主要议题。12月3日至15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大会通过了“巴厘岛路线图”,为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后的温室气体减排谈判设定了议程。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普遍认为,气候变化谈判应在联合国框架内进行,应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公平原则。我国政府认为,气候变化是环境问题,但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这个问题是在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应该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解决,世界各国均负有保护全球环境的共同义务。强调环境权利与环境义务之间的平衡。我国主张共同承担环境责任但又根据各国经济发展水平承担有差别的义务的原则来处理国际环境问题。“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是开展国际气候合作的基础。
材料三:在环境保护问题上,我国政府认为,国际社会要加强合作。帮助更多国家走上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实现发展目标的清洁发展之路,既有利于发达国家以较低成本完成减排义务,也有助于促进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是双赢的选择;我们认为,过早地、过激地、过高地要求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一样去承诺量化的减排义务,是不公允的,我们是不能接受的。
材料四:胡锦涛主席2007年6月8日在德国海利根达姆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上指出,气候变化是环境问题,但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这个问题是在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应该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解决。只有各方在促进自身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积极建立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产和消费模式,才能从根本上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1)地球升温灾难演变示意图反映了哪些唯物辩证法道理?
(2)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体现了什么哲理?
(3)用哲学常识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二的内容评析我国政府的认识和主张。
(4)运用国际关系的有关知识分析,各国领导人为什么希望在气候变化领域取得突破?
(5)运用我国外交政策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二、三评析我国政府的认识和主张。
(6)结合材料四,从生产和消费的角度,分析如何从根本上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答案](1)①气温的变化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反映了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联系着的事物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导致了事物的变化发展。②事物的变化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导致质变的发生。当气温升高3度时,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将彻底失控,升高6度,将使地球面临彻底崩溃。这反映了应把量变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灾难性结果的出现。
(2)①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我们承认矛盾,全面分析矛盾,防止片面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会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同时都会受到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威胁和损害,因此,应共同承担责任,积极应对气候变化。②矛盾具有特殊性,我们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目前气候变化是工业化国家过去两百年发展过程造成的,发达国家应在减排方面多做贡献,同时发达国家也有经济实力作出更多的贡献。
(3)①现象是表面的,本质是内在的,认识事物应透过现象看本质。气候变化是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上的分歧,本质上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围绕发展问题上的分歧。②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气候变化、环境问题是全球问题,不仅是发展中国家问题,也是发达国家如何更好发展的问题,而且气候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紧密相联,因此,国际社会应共同携手、共建地球美好家园。③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矛盾具有普遍性的同时又有特殊性。对气候变化、环境问题、发展问题的关注有普遍性的全球意义,但又必须顾及不同国家的具体国情和所处的发展阶段,尤其应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国情,区别对待。(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发展的观点等结合材料分析言之有理也可)
(4)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在当前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各国高度重视经济社会的发展,必然要求控制气候变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②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外交政策的依据,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由于气候变化对整个地球造成威胁和损害,当然会影响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各国都希望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加强合作。
(5)①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即处理一切国际问题,根据其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在处理气候变化及环境问题上强调“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明确表明了我国政府的主张。②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我国在处理气候变化及环境问题上的认识和主张,体现了发展是我们的权利,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既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又有利于人类的共同发展。③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我们应该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参与到国际重大事务之中,与国标社会一道,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基础上处理气候变化及环境等问题。(用主权国家的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发展的主题、竞争的实质、经济新秩序的主张,结合材料分析言之有理也可)
(6)①贯彻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观。②生产角度:应积极采用新技术,更新设备,提高素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③消费角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建立文明的消费模式,倡导绿色消费。
6.在现实生活中,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常常受到用人单位的侵害。针对这一现象,某中学部分学生成立了探究性学习小组,进行相关调查。一些同学通过查阅,收集到以下资料:
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劳动合同法》的颁布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广大普通劳动者的关怀,突出了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立法宗旨,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一些同学通过对本地有关企业劳动者的问卷调查,获得以下信息: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