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福建省中考地理科目考试大纲
点击数: 次 录入时间:2012年04月13日 编辑:网络搜集 来源:教师之家
一、命题依据
初中地理学业考试依据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任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及本考试大纲命题。
二、命题引导思想
坚持以门生为本,立足基础,看重能力,难易适中,做到思想性、科学性、技术性的同一,精确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变化教师的教学体例和门生的学习体例,有利于初中黉舍周全实施新课程改革、培养门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通俗高中招生的改革和推进高中地理新课程顺利实施。
三、适用范围
全日制任务教育八年级门生的初中地理学业考试。
四、考试范围
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地皮理。
五、内容和目标要求
㈠地球与地图
⒈地球和地球仪
⑴地球的外形、大小与活动
l用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l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外观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l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征象。
⑵地球仪
l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l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⒉地图
l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l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
l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重要的地形类型。
l根据必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必要的地理信息。
㈡世界地理
⒈海洋与陆地
⑴海陆分布
l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l运用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⑵海陆变迁
l举例说明地球外观海陆处在赓续活动和转变之中。
l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闻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活动的关系。
⒉天气
⑴气候与我们的生活
l知道“气候”和“天气”的区别。
l识别常用气候符号,能看懂简单的气候图。
l用实例说明人类运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珍爱大气环境的紧张性。
⑵气温与降水的分布
l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l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l使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并读图说出气温与降水的转变规律。
⑶重要天气类型
l活着界天气分布图上说出重要天气类型的分布地区。
l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天气的影响。
l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天气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⒊居民
⑴人口与人种
l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加和分布的特点。
l举例说明人口题目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l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重要分布地区。
⑵语言和宗教
l运用地图说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重要分布地区。
l说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重要分布地区,举例说出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宗教信奉及文化传统。
⑶聚落
l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墟落景观的差别。
l举例说出聚落与天然环境的关系。
l懂得珍爱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⒋地区发展差异
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l运用数据和实例说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
l知道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
⑵国际合作
l举例说明增强国际合作的紧张性。
l说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
⒌熟悉区域
⑴熟悉大洲
l运用地图说明某一大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l运用地图和资料归纳出某一大洲的地形、天气、河流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l运用资料说出某一大洲存在的人口、环境、发展等题目。
l通过实例说明某一大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
⑵熟悉地区
l在地图上找出某一地区的位置、范围、重要国家及其首都,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l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某一地区地势转变及地形分布特点,说出地形与人类运动的关系。
l运用图表说出某一地区天气的特点以及天气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l运用地形图说明某一地区重要河流概况,以及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l运用地图和资料指出某一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一种或几种天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l举例说出某一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上风。
l说出某一地区最有影响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l运用资料描述某一地区富有特色的文化习俗。
l说出两极地区天然环境的特别以及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珍爱的紧张性。
⑶熟悉国家
l在地图上指出某一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l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某一国家天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指出特有的天然地理征象和凸起的天然灾难,并说明其成因。
l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某一国家天然条件特点,说出该国随机应变发展经济的实例。
l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某一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l举例说出某一国家在开发行使天然资料和珍爱环境方面的经验、教训。
l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某一国家交通运输特点以及重要城市。
l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某一国家的种族、民族、人口、宗教、语言等的概况。
l用实例说明某一国家天然与社会环境对民俗的影响。
l举例说出某一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㈢中国地理
⒈疆域与人口
⑴疆域与行政区划
l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l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l在我国政区图上正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间。
⑵人口与民族
l说出我国人口总数,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加趋势,说出我国的人口国策。
l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
l运用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性。
⒉天然环境与天然资源
⑴天然环境
l运用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重要特性。
l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天气的重要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l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重要河流,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
⑵天然资源
l举例说出天然资源及其重要类型。
l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地皮资源的重要特点。
l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l说出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
⒊经济与文化
⑴经济发展
l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分布概况,并举例说明随机应变发展农业的需要性。
l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
l比较不同交通运输体例的特点;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分布格局。
⑵文化特色
l知道我国民居、服饰、饮食的地方特色,并举例说明天然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⒋地理差异
l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l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天然地理差异。
l说出各地理单元天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⒌熟悉区域
⑴位置与分布
l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范围,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l在地形图上识别区域重要的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性。
l阅读地图与天气统计图表,说出区域的气温、降水分布概况,并归纳天气特性。
l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区域产业的结构与空间分布特点。
l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l以区域某一地理事物的分布为例,绘制略图,并描述该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
⑵联系与差异
l举例说明区域内天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l举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l举例说出影响区域农业或工业发展的地理因素。
l根据材料说出支柱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l根据材料,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归纳区域内重要地理差异。
l举例说出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l举例说明祖国内地对香港、澳门经济繁荣的促进作用。
l运用资料分析说明外向型经济对区域发展的促进作用。
⑶环境与发展
l根据资料分析区域重要天然灾难与环境题目所造成的后果,了解区域环境珍爱与资源开发行使的成功经验。
l举例说明区域环境和区域发展对生活体例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l行使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天然条件、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其城市建设成就。
l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天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说明台湾省自古以来一向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l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珍爱生态环境的紧张性。
㈣乡地皮理
l分析、评价家乡地理位置的特点。
l行使图文材料和历史档案,说明家乡重要地理事物的变迁及缘故原由。
l举例说明天然条件对家乡的社会、经济、环境、生态、文化、生活诸方面的影响。
l说明家乡人口数量、人口转变的基本情况。
l结合现实说明家乡的生态环境状态、存在的题目以及改善措施。
l举例介绍家乡的重要天然灾难防灾、减灾行动与存在的题目。
l举例介绍家乡在开发、行使和珍爱天然资源方面的情况。
l举例说出家乡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生活等至少一个方面所发生的庞大转变,了解家乡的发展规划。
六、考试情势、时间
考试情势:闭卷、笔试;考试时间:60分钟。
七、试题难度
合理安排试题难度结构。容易题、中档题和稍难题的比例约为8:1:1。考试合格率达80%。
八、试卷结构
⒈题型分值比例
试卷满分为100分。其中单项选择题50%,非选择题50%。
⒉内容分值比例
⑴地球地图约15%⑵世界地理约30%⑶中国地理与乡地皮理共约55%
九、试题示例
例1.图1中20元和50元人民币上的景观分别是(难度:容易)
图1
A.杭州西湖八达岭长城B.日月潭承德避暑山庄
C.桂林山水布达拉宫D.长江三峡敦煌莫高窟
例2.读“某月中旬西南地区气象干旱监测图”(图6),完成2—3题:(难度:中等)
2.特旱面积较大的省级行政区是
A.广西和重庆B.云南和贵州
C.四川和云南D.四川和贵州
3.甲省南部生在世上千种动物,其中有
A.绿孔雀、亚洲象B.考拉、绿孔雀
C.长颈鹿、长尾猿D.牦牛、长嘴犀鸟
例3.小华在福州五一广场看见一辆车牌为“赣G01226”的轿车,立刻就能判断该轿车来自于(难度:容易)
A.重庆B.海南C.江西D.福建
例4.读“莆田市略图”(图14),回答下列题目。(难度:中等)
(1)莆田市降水丰沛,各地年平均降水量多在1000一毫米之间,年平均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大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山地(填“递增”或“递减”),不同年份的降水量转变大,易发生灾难。
(2)莆田市夏日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少雨,属天气,适宜莳植、等农作物(任举二种)。
(3)莆田市海岸弯曲勉强,港湾浩繁,分外是湄洲湾北岸的港,被誉为“世界不多,中国少有”的自然良港。
例5.2010年世界博览会在我国上海举办。读图13,回答下列题目。(8分)(难度:中等)
甲图13乙
(3)画图。小明从住所出发,计划乘坐地铁从6号出入口进世博园参观中国国家馆,请你帮他在图上画出最便捷的路线。请在答题卡上按要求画图。(2分)
例6.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航运价值高,有“黄金水道”之称,近几十年来,因为上游草场退化、水土流失等缘故原由,造成长江干、支流含沙量增大。读图4、图5回答题目。(难度:稍难)
A下流河段
B三峡河段
图4图5
(1)请列举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的理由两个:
①。
②。
(2)图5中资料表现两个湖泊的面积有什么转变?,请诠释其缘故原由:(答一点即可)。
(3)图4透露表现长江不同河段的景观,其中反映江面坦荡、水流平稳,利于航运的是(填A或B);反映山高谷深、水流湍急,水能资源较雄厚的是(填A或B)。
(4)根据所学的知识和图5所提供的信息,设计一个题目(不与上述题目重复):。
参考答案:
例1C例22.B3.A例3C
例4(1)2200递增旱涝(2)亚热带季风水稻、龙眼、枇杷等(有理均可给分)(3)秀屿例5略
例6(1)长度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流量(水量)最大(任选其中二个)
(2)缩小(减小)泥沙淤积或围湖造田(水土流失草场退化)等
(3)AB
(4)略(题目吻合题意,没有科学性错误均可得分)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