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四成毕业生进入民企
2014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集中在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分别占39.1%和29.1%。毕业后进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总人数为304 人,占16.4%,进入外资企业的有185人,占10.0%。
就业行业主要集中在金融业、制造业和软件与信息技术业,这三个行业的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51.5%。
共1855人正式签约,其中工程技术人员占41.0%、金融业务人员占20.2%,两者合计占签约毕业生总人数的61.2%。
接收毕业生数量较多的公司主要是银行,其中排在前十的有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招商银行,除此之外,签约恒大地产、长城汽车、中国邮政等公司的人数业较多。
贫困生就业率达93.2%
2014届家庭经济困难本科毕业生共841人,484人正式签约,签约率为57.9%,234人升学,升学率达27.8%,明显高于全校平均水平,说明该部分毕业生就业和升学意愿较强。
在签约的贫困生中,43.0%的人签约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说明学校困难学生的就业帮扶和助困体系引领成长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时也说明这部分学生目标明确,就业意愿强烈。据悉,学校为299名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发放求职补贴299000元,为57名获华民慈善基金会帮扶的毕业生发放资助171000元。
选择中西部的大学生增多
2014 届本科生正式签约人数为1855 人,根据就业单位所在地区域划分,毕业生就业单位地区流向大体划分为东部、西部、中部。毕业生就业地域主要集中在东部约占78.7%,西部与中部则分别占 10.6%和10.7%。其中东部地区以山东省为主约占44.2%,外省江苏、广东、北京较集中约占16.4%;中部地区以河南省为主约占2.7%;西部地区以四川省与陕西省为主,分别占1.8%、1.5%。
长期以来,由于生源及观念等原因,毕业生在山东省内就业意愿强烈,尤其是沿海地区,而中西部则比较薄弱。相对前两年,今年情况有所改善,本科毕业生在青烟威沿海地区的就业比重在逐步降低,而在中西部地区的比重在逐渐增加。2014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区域分布更加均衡,但不平衡现象依然存在。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