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考资讯 >

高考加分一"瘦"到底 特长生告别"拼分"时代(2)

2015-01-06 17:28编辑:【郑州教育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加分乱象反弹规范力度升级
  在执行高考加分“瘦身”政策的第一年,依然有地方因体育加分“游戏”的易操作而铤而走险。
  被媒体称为“体育神校”的漯河高中,2014年74人获10分的国家二级运动员高考体育加分,而河南全省获得体育加分的考生总共只有738人,这意味着,漯河高中享受高考加分的国家二级运动员数量,占了全省十分之一。同年,辽宁本溪市高级中学高考生1000多名,获得体优生加分者高达87人,且多集中在高分学生,受到众多考生和学生家长的质疑。
  为了严厉打击加分造假,国务院9月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表示,这次改革,总的原则是大幅减少、严格控制,进一步规范管理、强化监督。凡高考加分造假的考生,一经发现,实行“三取消”:取消加分资格和高考报名资格;已录取的取消录取资格;已入学的取消学籍。
  加分现状
  鼓励类加分“一刀切”
  2014年12月,教育部等5家单位发布《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从2015年1月1日起,取消重大体育比赛获奖者、二级运动员统测合格者、省级优秀学生、奥赛获奖者等6项全国性加分项目,只保留“烈士子女”等5类加分项目。同时,取消地方性体育、艺术、科技、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加分项目。
  本轮改革对高考鼓励类加分的裁减可谓“一刀切”。2014年,全国性加分项目共11项,其中鼓励类6项,扶持类5项。根据此轮加分调整,2015年1月1日之前在高中教育阶段获奖的考生,是否具有加分资格由生源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研究决定。确有必要保留的按本省(区、市)原有规定执行,加分分值不超过5分。
  教育部同时要求各地要进一步大幅减少地方性高考加分项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王辉表示,教育部文件虽然没有提出具体量化指标,但原则是从紧从严,鼓励各地全部取消地方性加分项目。从之前的加分“瘦身”政策来看,取消地方性高考加分已成趋势。根据教育部2014年6月底公布的数据显示,地方性加分项目合计由往年124项,调减至2014年的86项,减少近1/3。近年来全国每年享受地方性加分的考生约3万名,2014年减少1/3。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