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考资讯 >

熊丙奇:高考加分不是取消那么简单(2)

2014-12-30 19:10编辑:【郑州教育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再次,与集中录取制度嫁接的高校自主招生,能给有特长的学生多大发展空间?我国高校实行的自主招生,从本质上说,并非自主招生。真正的自主招生,应该是学生和学校的双向选择,学生参加统一测试之后,以统一测试成绩申请大学,大学独立根据学生的统一测试成绩、中学学业成绩、大学测试成绩、中学特长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录取,而我国的自主招生,却是学校进行笔试、面试,给符合条件的考生一定的录取优惠,再要求学生填报志愿。这就把自主招生,变为高考加分优惠,这和高考加分的机制,几乎完全一样,出现在高考加分中的问题,也会出现在自主招生中。自主招生试点10多年来,也没有起到促进学生个性、兴趣发展的作用,而变为高校抢生源的手段,学生的负担没有减轻,还滋生招生腐败。

  这就是社会舆论既质疑高考加分,又质疑高校自主招生的根源所在。很显然,以取消高考加分、压缩高校自主招生来回应质疑,并非最优选择,是治标而不治本。具有改革精神的回应举措,应当针对导致高考加分变异、自主招生走偏的根源,对症下药。

  一方面,应该加快推进教育去行政化改革。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都提到要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落实和扩大学校自主权,提高学校现代治理能力。按纲要和《决定》精神推进改革,才会消除行政因素对教育事务的干扰。比如:以前的高考加分操作,就不该是行政部门确定加分项目、认定加分、要求学校认可,而应变为公众参与民主决策加分项目,同时在加分认定中引入专业监督,并由学校自主认可加分;而实行综合素质评价,则应该在中小学建立教师委员会和家长委员会,负责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和监督,这是确保综合评价公信力的基本办学制度。假如不推进制度改革,而推进综合素质评价,综合素质评价的命运不会比高考加分好到哪里去。更进一步说,我国教育领域的教育腐败问题,都与行政治校密切相关。

  另一方面,应以招考分离为原则,推进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同样,在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推进考试招生相对分离,都被明确为升学考试改革的重要原则。社会舆论对推进招考分离有诸多顾虑,担心给学校更大的自主权,会不会被滥用。不得不说,我国为维护高考公平,正在强化高考分数在录取中的作用,这和高考改革要打破唯分数论背道而驰。

  其实,如果在推进招考分离中,能科学、合理设计好制度并切实执行,完全可以既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又扩大高考公平。这些制度包括:政府部门明确要求所有自主招生高校,必须成立独立的招生委员会,负责制订招生标准,并向社会公布;所有自主招生高校,整个招生过程必须全部透明、公开自主招生信息,给每名学生出具招生报告,接受社会监督;创造条件,实现一名学生可以获得多张大学录取通知书,再根据录取学校、专业、提供的奖学金,进行确认,让学生拥有更大的选择权,并通过学生的选择权,促进学校转变招生、办学理念,用教育质量和教育服务吸引生源,而不再是现在的招生录取优惠抢生源。

  上述这些改革,都是可以在现实中实现的。近年来,国家在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中,已经要求大学制订大学章程,把学术委员会建成最高学术权力机构,推进行政权和教育权、学术权分离。既如此,为何不可把高校的内部治理改革与高考改革结合起来?还有,香港地区高校在内地已实行10年基于统一高考成绩的学校完全自主招生,其操作模式已经成熟,没有技术难题,内地高校为何不可直接借鉴呢?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