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考资讯 >

聚焦2014年教育领域五大事件:高考改革“落地”(2)

2014-12-23 11:18编辑:【郑州教育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事件三:“红七条”严惩“失德”教师
  2014年10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禁止对学生实施性骚扰或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禁止在科研工作中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篡改侵吞他人学术成果、违规使用科研经费以及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禁止索要或收受学生及家长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等财物等,首次划出对高校教师具有警示意义的七条“红线”。

  北大副教授诱骗女留学生、川美教师“性骚扰”女生、厦大“博导诱奸门”……今年发生的多起高校教师“失德”事件令人震惊。社会期待,“红七条”能真正筑牢师德底线,维护师德尊严。

  “守住师德红线,长效机制是依法治校。”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学校应严格按照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清理校规中与法律冲突的条款;对于违纪违规甚至违法的行为,一律按照法律程序处理,不能姑息迁就、为维护所谓的声誉而有报不查,让“红线”成为“遮丑”的虚线。
  事件四:教师轮岗“加速”

  今年9月,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要求城镇学校、优质学校每学年教师交流轮岗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其中骨干教师交流轮岗应不低于交流总数的20%,用3至5年实现县(区)域内校长教师交流的制度化、常态化,以达到师资资源的均衡配置。

  一个不能被忽视的现实是,在现有的行政体系下,教师往往“逆均衡”流动。薄弱学校的中青年教师一旦被评为学科带头人、教学骨干等,经常被名校“挖墙脚”。

  “师资不均衡,教育均衡就是一句空话。”殷飞认为,校长行政级别不同、老师所属学校各异是师资均衡配置的制度性障碍。当前,江苏、福建等一些地方已经探索实施中小学教师“县管校用”,为教师均衡交流破除了制度障碍,期待这样的改革举措覆盖面更广一些。

  事件五:校园足球“升级”

  足球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足球作为体育必修课、到2017年建成2万所中小学足球特色学校、200个高校高水平足球队……今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的校园足球“升级版”令人瞩目。

  体育是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专家认为,大力实施校园足球“升级版”的关键,一是教育、体育等部门要统筹协调,形成合力,突破资金、场地、师资、赛事等瓶颈;二是改革学校体育,让孩子学会足球等一两项伴随终生的运动技能,真正发挥好体育的基础教育作用。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