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难·原因
原因1
规划错位
“主要还是学生对于职业规划的定位不准确。”霍娅敏介绍,部分学生大学毕业以后会选择回到家乡,但他所学的专业在当地可能没有对口工作,就会导致无法找到满意的工作,“这种就属于在选择专业时没有做好事先准备,如果需要毕业后回到家乡,那么在专业和职业规划中就应该提前有所准备。”
原因2
眼高手低
一些学生求职时眼高手低。当用人单位提供的岗位没有达到自己预期时,这些学生就会选择再等一等,结果错过了就业的最佳时期。还有一部分同学看到身边同学都有了工作,就病急乱投医,随便找一个工作来应付自己。
原因3
有业不就
此外,还有一部分学生属于“有业不就”,这些学生大多是专业成绩比较优秀的人才,所以在选择企业的时候更加挑剔,对企业期望值极高。一旦所选企业无法满足自己要求,这部分学生就会果断放弃,并不着急找工作。“有些会在毕业后的一两年选择休息、出门旅游或者是出国考研等等。”
就业难·现象
冷门专业反而就业率更高
众所周知,西南交通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机械工程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热门专业。霍娅敏表示,由于这些专业都属于理工科类的专业,符合企业对于技术类人才的需求,所以这些学生的就业问题一般不大。相对而言,文科类学生就业面比较受局限,”对于文科学生来说,职业规划上可以侧重发展教育行业或者是考取公务员等方式来进行就业。”
今年10月中旬,教育部公布的全国15个最难就业的专业里面,心理学专业在省内重点大学内也有开设。和热门专业相比,这些专业是否就业率低呢?霍娅敏说,“其实和大众想的往往相反,好的专业不一定就好就业,而冷门专业反而就业率比较高,比如我们学校的心理学专业,今年的就业率就达到了100%,并且薪资要高于一些热门专业的学生。教育部公布的是整个大环境的统计,不代表每个高校的情况。这些所谓的15个专业就业难,也要因校而异”。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