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考资讯 >

2015年自主招生到底“谁说了算”(2)

2014-10-24 16:44编辑:【郑州教育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十年自主招生的是与非

  “总体来讲,自主招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不过还处于磨合的阶段,远未到成熟期。”10月22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如是评价道。

  从2003年起,自主招生已经走过十余年的历程,为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提升起到了很好的引领示范,也为创造性人才的选拔积累了一些经验,对于后大众化时代的高等教育人才招生、培养做出有益的探索。

  不过,近几年来,随着三大招生联盟掐尖大战日趋激烈,考题难度增大,被称为“小高考”,学生负担加重,社会对高校自主招生一直颇多诟病。尤其是去年人民大学自主招生腐败案爆发,引得舆论发酵,人们开始怀疑其透明度,对该制度的质疑也甚嚣尘上。

  对于自主招生联盟被解散,自主招生放到高考后进行,不少学者表示称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博士姜朝晖分析道,高校自主招生联盟面临解体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高校自主招生联盟在招考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二是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自主招生联盟“不适应”新的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整体要求。

  “我反对自主招生联盟,自主招生放在高考后进行是正确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原上海师范大学校长杨德广认为,30多所中国一流名牌高校展开“集团作战”的阵势使未结盟的高校被边缘化,这样对高校逐渐争取来的自主招生权利会是致命的危害,既没有达到招收有个性特长学生的目的,又增加了学生负担。另外,联考目标不明,手段陈旧,择才育才无系统。这样招生,学校收获的也只是高分优秀生,而不是“特长显著”的学生。

  不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储朝晖则表示谨慎态度,“自主招生本来应该是进一步扩大、推进的,但新高考方案实际收缩了,例如限制数量,几个联盟考试取消,自主招生放在统招之后,都说明是在进一步收紧而不是在放开,教育主管部门掌握了主动权,而高校的作用则被弱化了。”

  未来自招将走向何方

  自主招生改革将走向何方、将以怎样的姿态示人,是当前学生、家长最为关注的。“教育部门和自主招生高校应尽快公布适用于2015届学生的自主招生方案,不能让学生和家长处于焦虑的等待之中。”章磊的父亲呼吁道。

  尽管细则没有出台,不过多方专家分析,可以预见的是,在高考后进行自主招生,高校通过笔试先筛选一轮的必要性下降,面试的比例会大为增加。相比以往,招生周期缩短至一个月甚至更短时间,高校在招考形式上很可能取消或者弱化笔试,这对高校短时间内选拔创新人才将是大的考验。

  对于未来自招的走向,学者熊丙奇呼吁,对于高考后的自主招生,我国教育部门和高校应按照考试招生分离的要求,积极尝试,学生和学校双向多选、学校多元评价、每个学生可获多张录取通知书。

  紫光教育机构总裁、台湾辅仁大学北京招生办主李凌己分析道,自主招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自主招生,其实就是特指教育部给试点大学批的5%的招生指标,这一次自主招生改革涉及到的也是这5%的指标。广义自主招生实际上可以一句话概况,就是大学在招生的过程中,有权决定同学们的分数的所有的招生行为,大学广义自主招生的权利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广,狭义自主招生可能会被限制在5%。

  和李凌己的判断相似,北京大学招生办工作人员吴亚平也认为,今后国家将严控自主招生规模,人数控制在招生计划的5%以内,只会减少不会增加。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