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考资讯 >

上海交大改革“三步走” 实现人才师资并轨运行

2014-10-17 15:12编辑:【郑州教育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10月16日,全球最具权威的学术杂志《Nature》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杰的署名文章《中国大学“三步走”改革——高水平师资队伍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并将其作为了十月期“未来大学专辑”的核心文章。

  张杰在文章中阐述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研究能力与科技产出取得的长足进步以及存在的问题,并讲述了上海交大是如何通过“引育并举”、“分类发展改革”、“并轨运行”的“三步走”改革来创造校园的创新文化氛围以及提升教师的创新研究能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大学的核心战略应该是落实一个全方位的激励系统框架来不断提高水平。”

  阻碍了中国大学创新能力提升的根源在于目前教师的评价和激励方法。张杰认为,想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需要进行以制度激励为核心的系列改革,实行“三步走”战略,使引进人才与本土人才逐步“并轨发展”,这样有益于激发师生员工的创新活力,大幅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

  改革第一步:引育并举注入年轻力量

  “三步走”的第一步是“引育并举”,在国际范围内招聘优秀的年轻教师,重点关注引进人才的国际视野、学术背景和事业规划。张杰强调,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是支撑学校发展的重要力量。2007年起,上海交大试点建立长聘教轨(Tenure-Track)体系。青年教师的发展以六年为期,其晋升需要通过专门组成的长聘教职聘任委员会,根据国际同行评议的结果对其未来的发展潜力进行严肃认真的评估而最终确定。张杰表示,“在过去的6年里,已有1251名青年教师获得了研究、住房和生活的额外资助,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创新激情。”上海交大计划从2015年起,在全校范围启动向长聘教职体系的并轨,并计划于2018年完成。

  改革第二步:分类发展提高院系自主权

  张杰在文章中介绍了“分类发展改革”战略。上海交大针对本土教师设立了教学为主型、科研为主型、教学科研并重型等3类岗位的分类发展道路。他表示,每条道路同一级别岗位的起薪大致相当。教师可以自主选择发展通道,随着教师能力的不断提高,后期也可以根据同行评议结果转换岗位。

  为保障改革的推进,学校还推进“校办院”转“院办校”,让院系获得招聘、发展和评价教师员工的自主权。张杰还表示,学校还启动了综合财政预算改革,将部分财权下放,改革试点院系将会获得更多的资源配置权力以激发院系进行创新的积极性和责任意识。“通过改革,过去4年来,现有教师的平均收入增加了60%,未来4年还会进一步增长。”他说。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