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随迁子女在西安参加高考需满3年户籍3年学籍(3)
2014-10-17 09:44编辑:【郑州教育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人
问题待解
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尚有四道坎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还需突破四大问题。
高昂的借读费、门槛费使农民工不堪重负。调查显示:43%的农民工随迁子女本学年有借读费;47.6%的随迁子女在务工地入学时给学校交过一次性的门槛费(建设、赞助费等)。高昂的借读费、赞助费等成为目前农民工子女随迁最大的困扰和经济压力。
“公办就近免试入学”落实困难。我市义务教育阶段针对农民工随迁子女凭“三证”(户口簿、居住证、务工证明),严格按照“以流入地为主、就近入学,以公办学校为主、免试入学”的原则,由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实行派位的政策虽好,但调查中尚有52.9%的农民工认为“政策落实不力”。调查显示:子女随迁者认为在务工地入学“很容易”的农民工仅占20.2%;“费了一番周折”占48.6%;“很难”占27.5%;“困难而未入学”的占3.7%。
家庭教育缺失。农民工进城后,多数工作繁忙、收入偏低,随之带来家长监管缺失,而且他们在物质上不能为其子女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如调查的随迁农民工子女本学年课外培训家教费平均为1638.5元,为本市城市孩子相关费用的13.2%。而且,相比城市孩子,不少农民工孩子还要帮助干家务活,包括买菜、做饭、带弟弟妹妹、照看店铺等,难以保证安定的学习环境。
同城不同待遇。调查中有40.2%的农民工表示与城市孩子没有享受同等待遇,其中近五成农民工集中反映在学费方面,除了高昂的借读费、门槛费以外,还存在农民工子女报名费高于城市孩子,上分数线还需多交钱等情况;有三成表示在福利待遇方面有差别,比如蛋奶工程;有两成表示在教育机会方面有差别,如老师不重视外来孩子,有歧视现象等。
对此,国家统计局西安调查队建议,应探索建立与居住证制度配套的入学管理服务机制,切实保障流动儿童受教育权,切实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有一张稳定的课桌;同时,加大完善与教育财政转移、投资配套的监管、奖惩机制,切实取消随迁子女高昂的借读费、门槛费。调动各方力量,建立农民工家庭教育网络体系。扩大社会救助范围,关爱低收入随迁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保证农民工子女“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