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考资讯 >

2015年福建高中会考数学考试大纲(3)

2014-09-15 19:10编辑:【郑州教育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了解全集、子集、空集的含义.

  3.集合的基本运算

  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理解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会用Venn图表达两个简单集合间的关系及运算.

  (二)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

  1.函数

  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了解映射的概念;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象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函数分段不超过三段);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了解函数奇偶性的含义;会运用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分析函数的性质.

  5.函数与方程

  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会判断一元二次方程实根的存在性及实根的个数;会用二分法求某些方程的近似解.

  6.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了解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的增长特征,知道直线上升、指数爆炸、对数增长等不同函数类型增长的含义;了解函数模型(如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分段函数等在社会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函数模型)的广泛应用.

  (三)立体几何初步

  1.空间几何体

  了解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会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易组合)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的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会用斜二侧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会用平行投影方法画出简单空间图形的三图视与直观图,了解空间图形的不同表示形式;了解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不要求记忆公式).

  2.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理解空间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定义,会用以下公理和定理进行推理:

  ◆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

  ◆公理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定理: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条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以立体几何的上述定义、公理和定理为出发点,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辨论证,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平行、垂直的有关性质与判定.

  理解以下判定定理,并用以证明一些空间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

  ◆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两个平面垂直.

  掌握以下性质定理并用以证明一些空间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

  ◆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该直线的任一个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

  ◆两个平面平行,则任意一个平面与这两个平面相交所得的交线相互平行.

  ◆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

  (四)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1.直线与方程

  掌握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能根据两条直线的斜率判定这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掌握直线方程的三种形式(点斜式、两点式及一般式),了解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能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相交直线的交点坐标;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求两平行直线间的距离.

  2.圆与方程

  掌握确定圆的几何要素,掌握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能根据给定直线、圆的方程,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能根据给定两个圆的方程判断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能用直线和圆的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了解用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的思想.

  3.空间直角坐标系

  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会用空间直角坐标刻画点的位置;会求空间两点间的距离.

  (五)算法初步

  1.算法的含义、程序框图

  了解算法的含义,了解算法的思想;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条件分支、循环.

  2.基本算法语句

  了解几种基本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的含义.

  3.算法案例

  了解秦九韶算法、辗转相除法、更相减损术等算法案例.

  (六)统计

  1.随机抽样

  理解随机抽样;会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了解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方法.

  2.用样本估计总体

  了解分布的意义和作用,能根据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茎叶图,了解他们各自的特点;理解样本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会计算数据标准差(不要求记忆公式);能从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字特征(如平均数、标准差),并作出合理的解释;会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会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理解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会用随机抽样的基本方法和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变量的相关性

  会作两个有关联变量的数据的散点图,并利用散点图认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了解最小二乘法的思想,能根据给出的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建立线性回归方程(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不要求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