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考资讯 >

2015年福建高中会考政治考试大纲(3)

2014-09-15 18:56编辑:【郑州教育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3.2理解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3.3学会通过正确的途径与方式进行求助或投诉;

  4.1理解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和要求;

  4.2理解政府如何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4.3理解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和主要途径;

  4.4说明我国政府应如何树立威信;

  5.1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及其职能权;

  5.2了解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权利和义务;

  5.3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5.4理解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6.1懂得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6.2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

  6.3懂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6.4理解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7.1明确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学会在生活中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7.2理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7.3理解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然性、优越性;

  7.4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8.1了解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权利和义务;

  8.2懂得联合国的宗旨、原则和作用;

  8.3了解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与作用;

  8.4理解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8.5说明我国在国际关系中必须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9.1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9.2了解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9.3分析当前国际竞争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9.4阐明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9.5说明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三)必修3:文化生活

  1.1了解文化的含义、形式;

  1.2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2.1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及其特点;

  2.2理解优秀文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

  2.3理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感受文化竞争力;

  3.1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及其作用、学会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3.2了解文化传播的途径和促进文化交流的意义;

  4.1了解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和基本特征;

  4.2认识传统文化的作用;

  4.3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4.4了解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5.1懂得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5.2领会文化创新的重要意义;

  5.3理解文化创新的途径和方向;

  6.1理解中华文化的特征和包容性;

  7.1懂得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7.2认识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

  7.3懂得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8.1了解大众文化的含义;

  8.2观察和分析社会中的文化现象,自觉进行正确的文化选择;

  9.1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9.2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要求;

  10.1了解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地位、基本任务和根本要求;

  10.2懂得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原因和要求;

  10.3理解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

  (四)必修4:生活与哲学

  1.1了解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1.2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2.1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

  2.2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

  2.3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及其特点;

  3.1说明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3.2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4.1懂得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4.2懂得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4.3说明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5.1理解意识的基本内涵;

  5.2懂得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5.3理解意识的作用;

  5.4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

  6.1了解实践及其基本特点;

  6.2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6.3懂得真理是客观的、有条件的、具体的;

  6.4理解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7.1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7.2掌握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7.3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8.1理解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8.2理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8.3掌握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9.1了解矛盾及其两种基本属性;

  9.2学会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9.3学会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认识方法分析事物;

  10.1理解辩证的否定观;

  10.2坚持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10.3明确创新的社会作用;

  10.4自觉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11.1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1.2了解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1.3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认同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

  12.1了解价值观,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2.2掌握正确进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基本要求;

  12.3明确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与途径。

  (五)时事政治

  1.当年度国内外重大时事。

  2.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纯时事知识考试的知识范围,2015年1月份考试为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重大时事;2015年6月份考试为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重大时事。

  五、考试形式

  1.答卷方式:开卷笔试,考生只可携带教材和时事进入考场供答题时参考。

  2.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六、试卷结构

  1.题型分值比例:

  选择题约60%;非选择题约40%。

  2.内容比例:

  必修1《经济生活》约占25%;

  必修2《政治生活》约占25%;

  必修3《文化生活》约占15%;

  必修4《生活与哲学》约占20%;

  时事约占15%。

  3.试题难易比例:

  试题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较难题,以容易题为主,三者比例约为8:1:1。容易题(难度值为0.8以上)约占80%,中难题(难度值为0.8~0.6)约占10%,稍难题(难度值为0.6~0.4)约占10%。全卷难度值控制在0.8~0.85。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