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风“走样”:明里暗里“收礼”
值得注意的是,在媒体上曝光的冯群超谩骂学生的视频中,冯群超称“人家别的班老师都买了,咱们班没买你说我丢不丢人”,单方面表示这所高中其他班级的老师已经收受了学生的礼品,造成自己的心态“不平衡”。但依兰县有关方面尚未公布对其他教师的调查结果。
为此,依兰县教育局纪检书记张市委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依兰县教育部门已经掌握这一情况,正在进行调查核实,“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他表示,如查明属实,将责令收受礼品的老师将礼品退还,并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这一调查结果有望在新一周开学后查明公布。
张市委说,这一教师公然索礼谩骂学生事件同样让教育部门感到吃惊。作为一名基层教育纪检工作人员,他表示,也曾在之前的工作中接到过个别家长的举报,但都是“举报个别教师私底下暗示学生送礼,引起家长不满,我们查明后也及时对教师进行了说服教育,但这次教师公开索要礼品并谩骂学生影响恶劣。”
记者了解到,这一事件被曝光后,也为这个县的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建设敲响警钟。依兰县教育部门表示,将召集这个县的全体教师加强师德师风学习,并疏通了对教师违规收礼行为的举报电话,拓宽渠道接受群众监督。
无视禁令:遏制教师收礼歪风须动真格
教育部今年7月发出《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行为的规定》,为教师违规收礼设定“红线”。而黑龙江省教育厅也在今年教师节前夕要求,要将这一规定“传达到每个学校、每名教师、每名学生”。但禁令之下,黑龙江依兰、江苏无锡等地又被曝出教师违规收礼,如此顶风作案、甚至“公开索礼”无疑将禁令视为一纸空文。
黑龙江大学社会学教授曲文勇认为,当前教师队伍中,从幼儿园老师到大学教师,部分老师师德师风“走样”、顶风收礼缺乏有效监管是送礼歪风一直在校园内难以得到遏制的主要原因,“这一风气给这些未进入社会,甚至还不懂事的孩子们带来的影响极坏,‘想办事,就得送礼’,教师的‘言传身教’起到了不良示范作用。”
专家表示,遏制教师收礼风气,需要发动政府、行业协会的监管力量,师德师风建设更要将“收礼”与“职业荣辱”结合,从“根”上转变部分教师的“歪脑筋”。同时,也期待学生及家长思想观念的转变,正确看待师生关系,消灭校园腐败滋生的“温床”。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