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呵护 孩子缺乏危险意识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女大学陆秋月失联数日的消息引起了很多市民和网友的关注,很多人纷纷提出疑问,家长在孩子教育方面,“安全功课”做得怎样?
据陆秋月的爸爸陆先生说,在家他总会叮嘱孩子注意安全,每次去学校,他都会要求女儿到校之后给家人打电话报平安。但是说起与孩子的交流,他解释,平时和女儿交流并不多,孩子放假回家一般都喜欢上网。每次和女儿通话,也大多是围绕生活费的问题,其他方面交流较少。
也许陆先生和女儿间的缺少沟通不是个案。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少父母发现和孩子的交流越来越少,话不投机半句多;也有的家长觉得,自己从未忽略孩子的安全问题,但是很多时候都是父母说得多,至于孩子听进去与否,父母并不了解。
大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正从单纯的学生向着社会人过渡。但是“中国式家长”的模式却是大包大揽,“为了让孩子能够考一个好点的大学,父母几乎替孩子包办一切,导致有些孩子的生理年龄虽然是21岁、22岁,但社会年龄则小得多。在她们的眼中,只有阳光和正能量,面对随时都可能发生的危险却缺乏警惕,更缺乏处理危险的经验。”南宁市民雷先生认为,家长过分的保护,让孩子从小到大都缺乏历练,从而缺乏了应对社会安全隐患的能力。
双管齐下 学校家庭都要兼顾安全教育
其实,大学生的安全教育一样需要学校家庭双管齐下。广西大学学工处(部)处长冼季夏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该学校除了给新生发放《警钟长鸣——大学生安全事故案例警示录》、《广西大学安全贴士》这两本安全教育手册外,还给包括新生在内的全校13000名女生发放《广西大学女生安全防范攻略》。
持有同样观点的还有广西财经学院学工处(部)副处长成雄,他说:“我们开学初就召集各个学院的党委副书记针对女生的安全方面做了强调,各班级也将召开班会强调安全,尤其是女生安全方面。但家庭也是很重要的安全教育基地。”
“近期全国各地之所以频频发生女学生被侵害案件,一方面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缺位,导致学生安全意识缺失;一方面是学生自身问题,包括女生生理、心理上的弱势,穿着得当问题等,这些都是家庭、学校及学生自身需要关注的方向。”广西职业建设学院党办主任如此说。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