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小学生的家长会竟被“复制”到了大学校园?“老师台上宣讲,家长台下倾听”,近日北大、清华、北师大、人大等新生报到之际确实“上演”了一幕幕这样的场景。作为已经成年的大学生,校方不约而同地在入学之际召集其家长开会,到底出于何种考虑?会上又对家长讲了些什么?学生和家长们有何感受?记者近日带着些许怪怪的感觉旁听了部分大学的“家长会”。
新生报到 各名校频开家长会
10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的新生典礼之后,来自全国各地的2573位大一新生正式迈入了新阶段的校园生活。一位来自山东的新生家长匆忙地赶往国学馆226教室,他要去参加“头一次听说”的大学家长会,“我家闺女昨晚把开会的时间地点发到了我的手机上,不知道是啥样的会,但还是要听听看。”他对北京青年报记者说道。
一提家长会,很多人会认为这是中小学和幼儿园的“专利”,而北青报记者从开学季的高校迎新活动安排中发现,其实大学开家长会并不罕见。目前,包括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北方交大都有不同形式的新生家长会。就在昨天,北交大新生家长会在报到当天举行,学校将地点选择在可容纳1500人的天佑会堂。而北京大学的新生家长会已经悄然举行了十年,有老师回忆,当时1000多名家长聚集在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这样的“超级”新生家长会在当时还很罕见。
如今多数高校的新生家长会都安排在新生报到的当天或次日,部分高校除了学校全体的新生家长会外,各个学院也有自己的新生家长会。
北师大教育学部的辅导员任老师告诉北青报记者,教育学部作为全校最大的一个院系,往年都会举行一个院方、家长、学生的三方座谈会,时间大致在两个小时左右,每次座谈会都爆满,家长们的热情普遍很高。“家长会也算是我们学部迎新的传统了,今年因报到和开学日程安排很紧,所以没有座谈。据我了解,我们学校的其他学院召开过家长会。”
从学校纪律到职业规划
家长会内容五花八门
新生家长会怎么开?由谁开?讲些什么?北青报记者调查近日陆续开学的清华、北师大、人大、北交大等多所大学发现,家长会既有由院系内组织的,也有面向全校各院系的学生家长的,主题五花八门,涉及校史发展、师资办学、学科优势、学生职业发展、校园文化、组织纪律等各个方面。
“新生家长会上,我们会把学校整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学校的办学历史、基本情况、师资办学优势给家长们做个报告。我们同时还会让家长尽早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的设计。”北交大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刘东平表示,学校的教务处、学生处等相关部门也会在会上对其职能给家长做个简单的介绍,方便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学习。在北京大学各院系的新生家长会上,老师也会就在校纪律、学习生活、心理健康、人际交往等重点问题结合具体案例与家长进行沟通。北师大迎新家长会还为家长发放了《梦想起航——与孩子一起成长》的实用指南书籍。
北青报记者翻开这本200多页的手册,从入学到毕业的时间脉络,大学生在校期间普遍关心的学业、健康、情感、就业以及校园文化等各个方面均有涉及。而人民大学的迎新议程中还特意安排了“新生适应与角色转换”的家长工作坊,由该校心理咨询中心的专职老师向家长们授课。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