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理不分科,名校自主招生早就开始释放信号
实际上,高校对于中学文理分科的“实质性反抗”,早在今年国家出台考试招生总体改革方案之前就已经启动了。
早在8年前,复旦大学就在自主招生中引入了俗称“千分考”的复旦能力水平测试。谈及“千分考”的设计初衷,复旦招生办负责人历年来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就是反对中学阶段的文理分科,反对“条件反射”式的题海训练,反对应试教育和功利心态。所以,复旦“千分考”的设置涵盖了高中阶段的文理10门科目,卷面满分1000分。
很耐人寻味的一点是,历年来备考复旦的优秀学生,都被高中老师和家长们视为非常辛苦的一批人。因为复旦的“千分考”笔试是文理融合的一张卷,这和高考实行的文理分科教育并不对接,是两套不同的考试机制。
从2012年开始,同济大学在自主招生试点中也逐步放大文理兼修的信号。最近两年,该校一大批专业实行了文理兼招,传统理工科专业向文科生开放,传统文科专业开始招收理科生。
眼下,随着新高考指挥棒的改革时间表、路线图浮出水面,大学自主招生也改革在即。
今年年初,沪上几所高校自主招生结束后,复旦、同济等校已明确表示,2015年开始,将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作为自主招生的参考依据之一。毫无疑问,学业考更能展现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的综合素质,将为高校在人才选拔时提供更多的信息。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