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生陆续入学,今年的高招录取工作已经告一段落。刚刚过去的这个高招季,“零投档”这个词又频频出现在新闻报道中。比如,在河南省本科三批第一志愿批量投档统计中,就有34所三本院校遭遇了“零投档”的尴尬局面。
“零投档”让学生家长和一些教育界人士产生疑问:三本院校还有必要独立存在吗?
小陈是河南省周口市一高中理科毕业生。他的高考分数为436分,超三本线36分。他本来可以选择一所比较好的三本院校,但是最终他却报了一所大专。“我觉得上一所好大专可以学到一门技术,以后好就业。”小陈认为,学历并不重要,以后工作还是要靠能力。记者又询问了一些考生,发现和小陈有同样想法的不在少数。
记者在河南省招生办公室办事大厅偶遇一位考生家长李先生,他的孩子考了473分,被一所三本院校录取。“三本学费太贵了,家里负担不起,而且也没有孩子喜欢的专业。”李先生说,他打算让孩子复读一年,争取明年考一所好的大学。
曾连续3年担任高三班主任的郭老师告诉记者,今年,他们班有33人考上三本,但是大部分选择了复读。
“一般,学校也不建议学生上三本,鼓励他们复读。”郭老师坦言,三本院校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大,而且,就业前景不是很好,用人单位对三本院校的学生也不太认可。
记者注意到,被考生“嫌弃”的院校,有的是收费较高的中外合作办学,有的特色不明显,有些则是就业面较窄,或者较为偏远。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