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的大一新生刘同学非常渴望成为社团达人。高中时,她曾担任学校广播站站长、播音主持协会副会长,高三时尽管学业繁重,她还记得督促学妹做好每天中午的广播节目。“我喜欢社团中的管理、组织工作,选择行政管理专业也与自身爱好有关。”
作为社团活动的“前辈”,中南大学会计专业大二学生胡同学则表示,在新学期自己会更审慎地选择课外活动。大一时,社会实践极大地冲击她的专业学习。为了给老师审核课外实践报告,她曾经翘过几次高数课。她自以为看看同学的笔记就能赶上来,结果发现下一堂课时自己根本听不懂。“以前忙于社团活动,和班上同学接触太少,”胡同学说,“但要想交到知心好友,还得多和身边最近的人交流。”
专家指点
成长过程比分数更重要
2个多月的暑假治愈不了大一新生身上积蓄3年的“学霸情结”。据调查,认为“分数很重要,应当尽力刷高分”的大一新生所占比例竟高达64.29%。对此,中南大学学工部部长李景升老师表示,大学生分数高是好事,但“成绩好不代表一切”。
李景升认为,在上大学之前,学生大都以考大学为目标,个人的许多优缺点都被成绩掩盖。而在大学,分数不再是“命根子”,学生有机会参加大学的各种活动,发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认清自我,激发潜能。
对于一部分为了赢得奖学金、保研名额而一心求高分的学生,李景升则表示不应当把奖学金、保研名额当做奋斗的目的。“在大学,学生应当逐渐学会提升自身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培养对家庭、社会乃至民族的责任意识。”李老师说,“这个成长的过程,远比奖学金、保研名额重要千倍。”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