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做法 或按实际学杂费批贷 家庭困难可放宽
明明都是申请贫困助学贷款,为什么有的学生可以贷足6000元,有的却只能贷到学费加住宿费的金额?在柳江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里,有学生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中心助学贷款经办人吴冰在审核材料时,还不断提醒学生:“贷款金额只能填写6000元以内。”
据了解,往年的贫困生都可以按最高额度6000元贷款,但今年8月初,相关政策特别强调了助学贷款主要用于学生在校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原则上贷款额度在相应上限内按照学费和住宿费的标准总和确定。如果学生学费加住宿费总和不到6000元,需要重新在网上修改申请贷款的金额后,再到资助办办理贷款手续。
但该中心主任韦建耀介绍,今年虽然开始实行“最高额度内学费和住宿费”贷款,但是考虑到实际情况,因此当地采取了原则性和灵活性兼顾的做法,如果学生学费加住宿费总和不到6000元,但经核实家庭又确实很困难的,该中心也给部分考生将贷款额度放宽至6000元。
信用典型 融水偿还率100% 还款者3年超13倍
今年春节过后,融水不少往年贷款学生的家中都收到了一份还款通知书。原来,这是融水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来的。通知书中,共同借款人所需还本付息的金额,还本付息的时间,都一目了然。一些家长早早就做好了偿还计划,开始替学生还款。
目前广西贫困学子的还贷率情况如何?记者了解到,生源地贷款政策要求,贷款申请条件中需要有共同借款人(如学生的父母)共同承担还款责任,这有别于以往“校园地贷款”所面临的违约率居高的问题。在学生自觉偿还和各级学生资助中心的催收下,到期的贷款基本能够还清。其中,融水可谓一个典型。该县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偿还率达到了100%。
除了向学生家中寄发还款通知书,许多身在学校的柳江和融水籍贷款学生还收到了贷款交流QQ群的邀请。原来,这是两县的一个共同做法。一群志愿者及历年有贷款经历的学生建立QQ咨询交流群,并在群里为贷款新生解答疑问、发布提醒、分享信息等等,使得学生的还款积极性大为提高。
融水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贷款学生众多且居住分散。据了解,2011年当地还款学生仅有103人,到了2014年,还款学生达到1391人。在融水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张斌看来,偿还率大幅提高与当地积极宣传“感恩教育”有关。“当年依靠贷款才完成学业的学长们,现在毕业了,理应开始回报社会。”张斌说,宣传做到位了,学生的还款自觉性就会相应提高。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