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考资讯 >

高校反腐关键在遏制行政权力(2)

2014-08-23 02:24编辑:【郑州教育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制定大学章程,是大学依法治校十分重要的内容,如果大学连章程都没有,这是明显的行政治校而非依法治校。当然,制定章程能否真正实现学校内部的现代治理,还要看章程的制定程序以及章程的具体执行,从目前已经制定大学章程的学校看,章程还只是学校行政制定、提交教育部门审核的行政规章,而非通过立法程序的大学宪章,因此其保障依法治校的作用还有限。另外,虽然大学章程提到要建立学术委员会,将其建设为最高学术权力机构,可是,怎样约束行政权对学术决策的干预,还缺乏相应的机制。

  其次,要落实《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和教育部公布的《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公开所有必须公开的办学信息,以公开防止腐败。从高校曝出的贪腐案件看,多出在学校核心的招标信息、财务信息、招生信息不公开。据报道,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反腐学者杜治洲对全国公立高校中的200个腐败案例进行统计后发现,有34.2%的高校腐败案件与基建有关。教育部监察局在近3年教育系统纪检信访和案件工作情况通报中给出的数据则是,基建工程方面案件占教育系统案件总数的24%。媒体称,高校领导作案手段“趋向隐蔽”,作案持续时间长,贪腐次数、涉案金额、涉案人员多。这其实不是作案手段“隐蔽”,而是相关的决策信息、财务信息不公开,没有师生、社会公众的监督所致,如果高校所有的收支信息全部公开,且具体到细目,那么,还有多少人会从中浑水摸鱼?

  再次,要加快扩大校长公开遴选,这也是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到的改革要求。从2011年年底起,教育部曾公选两所直属高校校长,2012年,又在3所高校试点,这迈出了公选校长的重要步伐,可是,步子还太慢,一是公选校长的高校还很少,二是试点公选校长的学校,还没有一所985高校,三是公选校长还以行政部门为主导,具有很强的行政色彩。公选校长的重要价值,是希望以此遴选出适合担任校长的人选,同时让学校领导有对师生负责的意识,办学从对上负责,转向对师生负责,促进校长职业化、专业化、去行政化。

  对于遏制高校一把手的行政权力,我国的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已经找到了药方,这就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实行行政权和教育权、学术权分离,让行政权在阳光下运行。现在关键要全面落实纲要提到的改革,真正建立起大学现代治理结构,提高大学的现代治理能力,还大学一片净土。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