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考资讯 >

上海科技大学校长江绵恒:我们不提世界一流大学目标(5)

2014-08-19 11:40编辑:【郑州教育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在昆山,新校长刘经南院士向记者透露,学校先招硕士生,后招本科生,按计划今秋首届研究生不超过100人。而建校前两年,就有50多位杜克大学教授来昆山校园授课。据规划,近期在校生规模约700人,远期也只有3500人左右。

  对比两组数据,中国高校在校生规模世界第一,达3000万之巨,美国在校生约1700万人;然而,中国普通高等院校的数量仅2000多所,美国则有约3500所。因此,以“校均”人数论,中国平均每所高校约1.5万人在读,美国只有约5000人。显然,美国大学比中国“小”很多。从中,或许可见高教大国与高教强国的不同。

  充满意味的是,上海科技大学这样的国内大学也开始变“小”了。这座中科院与上海市共建的研究型大学,一开始就确立“小规模、高水平、国际化”定位。今年9月即将入学的首届本科生,面向全国仅招200人,此外还有研究生新生400多人;而校方已聘的专任教师囊括了3名诺奖得主、26位中国院士,在中国高校界堪称罕有。

  担任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长的上科大校长江绵恒,将中科院沪区十余家科研院所与上科大进行教育资源整合配置,所聘“院士教授”数量已占沪上两院院士约三分之一。基于科学家们国际学术交往的常年关系,去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耶鲁大学教授罗斯曼,也已接受上科大免疫化学所教授聘书。

  江绵恒表示,学校将按1:10到1:12的师生比,先建设一支千人规模的专任教师队伍,在校生规模最终将达本科生2000名、研究生4000名,学校有足够师资为每位本科生配备导师。他对新生们说:“我们不提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只希望这是一个结果。”有人认为,上海科大正按照培养钱学森的加州理工学院模式办校,后者在校生只有2000人规模。

  如果教育大众化后的小众化试验,解决了“高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钱学森之问,那它们必能拥有一种复制性。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