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大类50项目
1.基本信息(6项):学校基本办学情况、规章制度、学校发展规划计划和信息公开工作开展等方面信息。
2.招生考试信息(8项):本科和研究生招生考试由高校向社会公开的信息。
3.财务、资产及收费信息(7项):财务、资产管理制度、采购招投标信息、财务预决算信息和收费信息。
4.人事师资信息(5项):校级领导干部出国信息,学校人事方面的制度和人员任免信息。
5.教学质量信息(9项):反映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这也是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毕业生就业报告中一些关键性指标。
6.学生管理服务(4项):学生及家长关心的制度规定。
7.学风建设信息(3项):加强学风建设三公开。
8.学位、学科信息(4项):学位授予基本要求,资格审查及学位点申报和审核方面的规定。
9.对外交流与合作信息(2项):主要是加强国际交流的内容。
10.其他(2项):主要是高校巡视方面的信息、突发事件和一些重大事件处理信息。
高校那些事儿
《清单》直指近年来频发的教育腐败现象和不端行为。
自主招生:
信息公开杜绝权力寻租
不久前,南京市检察院宣布的一则消息再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原处长蔡荣生因涉嫌受贿罪被逮捕。经查,2006年至2013年期间,蔡荣生利用职务便利,在学校特殊类型招生过程中收受贿赂1000余万元。
此次《清单》将自主招生情况列入其中。
基建腐败:
“去行政化”防权力滥用
2013年,长期分管学校资产、基建、后勤保障等工作的南昌航空大学原副校长刘志和因收受贿赂262.6万元被法院判刑15年。2012年,被判处无期徒刑的湖南工业大学原校长张晓琪也因基建问题落马……基建领域也成为高校腐败的“重灾区”。
此次《清单》要求高校将财务信息及收费信息等公之于众。
学术不端:
设“黑名单”助学术打假
2009年,浙江大学副教授贺海波论文造假被开除出教师队伍;2012年,获得国际设计“红点奖”的湖北工业大学教授石元伍被爆出获奖作品是抄袭学生毕业设计。今年5月,重庆师范大学教授张世友因多篇论文造假被学校解聘……高校学术不端的新闻频频见诸报端。
此次《清单》将学术不端行为查处纳入其中。
社会兼职:
加强监督防止趋利
高校领导兼职过多一直为公众诟病。有调查显示,深沪两市的上市公司数千个独董职位中,有相当一部分职位由各大高校的领导、教授包揽。
此次《清单》要求公开校级领导干部兼职情况。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