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校资讯 >

朱清时8月卸任南方科技大学:5年给自己打60分(图)(3)

2014-07-30 10:43编辑:【郑州教育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谈改革及“去行政化”

  最大的问题是人的观念

  记者:你认为,南科大现在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

  朱:我们是体制内的高校,是政府办的,公办的,教育部批准的,但我们要努力探索体制内的各种弊病,走出一条新路。比如刚毕业的这两名学生,这是中国自解放后的公办大学毕业生中,头一批自授文凭的,公办大学全部都是教育部统一授文凭。

  记者:改革的尺度在哪儿?

  朱:没有什么尺度。我们自主招生,大家刚开始都反对,都质疑,都说不行,怕学生白读了四年,因为没有国家文凭。但是,我们有信心,学生也有信心,他们就是开路先锋,最后结果得到国外一流高校的认可,这就是他们探索成功了,而且他们一辈子的自授文凭都是他们骄傲的资本。

  记者:如何理解这种教育模式?

  朱:这个局面就相当于公务员下海的问题一样,你下海了,以后的退休金、养老金就没有了,公务员特权也没有了,所以那个时候很少有人敢下海,而真正敢下海的人都赢了,很快中国的观念就变了,这些下海的不仅没有吃亏,而且他们都走在时代的前列,你刚才问的问题就是教育界下海的问题,拿教育界的自授文凭就相当于下海,刚开始可能觉得要吃很多亏,如考研什么的,但是在国外没有这种障碍。

  记者:改革最难的地方是在哪里?

  朱:最难的是观念。比如“去行政化”,上级部门对我们不要有行政的手段来管,这个就很难。如管钱的,上级各部门都有一套规章制度,他就要用这个来管你,而且学校的投入产出他要考核,从他的角度来看,是天经地义的,但是从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来讲,他的那套管理就是完全行政化的,那么这就取决于上面领导是否开明,觉得学校应该用特殊方法来支持,不要用这种行政的手段。

  记者:能否举例?

  朱:行政管学校最典型就是买东西招标,他(深圳市政府)有一套严格的规定,而我们买的东西太多,也很专业,买的科学仪器不是很多公司都出的,谁价格便宜就找谁的,而是只有一家公司出,价格还没有商量,那学校如果按照规定招标,那怎么招标呢?

  记者:如何化解这种矛盾?

  朱:我们不断地冲撞,不断地磨合,从而得到学校的自主权,原来规定10万元以内由学校自己组织招标,市里不管,现在50万以内都可以自己招标。我们说服他们,仪器不能够像商品那样多家投标,重要的是质量最好,现在他们已经开始理解了。

  记者:除此之外,学校内部的“去行政化”呢?

  朱:学校有很多干部是教授组成的,我们要去行政化,就是每一个管理人员都要对自己的职务负责,而不是光对领导负责。去行政化,就是说不是按行政管理体系谁官大谁说了算,而是谁有真理,谁是对的才怎么做,所以每一个人员都遇到观念上的考验,你遇到问题,如果你上司说得不对怎么办,你服从上司还是顶住,是对职务负责,还是对上司负责。

  记者:这是南科大去行政化的核心吗?

  朱:是。去行政化最大的问题就是人的观念,如果我们有大批有风骨的人,就是要对职务负责,就是较劲,就是要真理,那去行政化就很容易了,现在问题就是这样的人太少了,大多数都不是这样的,去行政化就很难了,大多数人都看到上面领导的意图,揣摩上面的意图来运作,困难就在这儿,所以去行政化要真正实现,不是规章制度就行,是一代人要培养出来。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