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的杨睿吓得一夜没睡着。
在7月17日中午之前,整整18个小时,他一直处于极度忐忑之中。他想哭,但哭不出来,说话时语音发颤。
半个小时,只差半个小时,这个孩子就可能与自己的心仪的大学擦肩而过。
7月17日12:00,是杨睿这批考生高考志愿投档的截止时间。直到11:30,接到他所报考的北京林业大学打来的电话,他的心情才豁然开朗。
由于对自主招生缺乏了解,他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出了问题。
杨睿是国家级贫困县河北省阜平县的一名农村学生,高考考了618分,超出河北理工类重点线45分。他此前通过了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自主选拔录取“树人计划”的考核,只要高考成绩达到重点线,就将被录取。
在招生录取中,杨睿这类学生属于“本一特殊类型批”。他在网上填报志愿时,遇到两个可以选择的类别,“自主选拔录取”或“农村自主选拔录取”。
杨睿对这两类都缺乏了解。我国开展自主招生试点已有10多年了,但在阜平,很多学生还是因为一个大学生支教团的到来,才第一次了解自主招生。正是在支教老师的鼓励下,杨睿参加了北京林大的“树人计划”。
我国重点高校招生近年来向农村地区倾斜,许多高校都在自主选拔录取方面设立了农村专项,“树人计划”就属此类。但杨睿根据它的全称“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自主选拔录取‘树人计划’”,以为这是“自主选拔录取”,就在高考志愿表的类别中,选了“自主选拔录取”。
这个农村孩子没好意思去认真咨询这个问题。他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对此了解不多。而且他觉得,只要自己能办的事情,绝不去麻烦别人。
填完志愿后,他心里也纠结过填的到底对不对。直到20天后,他懵了:7月16日17:30,北京林大招生办公室打电话通知他,没有收到他的档案。
北京林大招办一位工作人员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他们核对名单时,发现没有杨睿的档案,赶紧通知了他。该校“树人计划”总共招收50多名农村考生,他是惟一出现这种情况的。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