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考资讯 >

教育时评:“矫情”复读更多源自选择障碍(2)

2014-07-17 10:53编辑:【郑州教育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当然,作为补偿,一些名校也给了新生转换专业的机会,但转入的往往仍是冷门专业,且伴随一些附加条件。不同专业本来录取分数就不一样,如果入学时候有不同要求,入学之后却可以自由选择,必定造成专业之间严重不均衡,而且对高分考生也不公平。因此,最后能如愿转入理想专业的学生仍然是凤毛麟角。

  于是,能够突破这一制度性障碍,二次实现学校和专业选择的,通常只有“学霸”们。能够考入名校,本来实力不凡,学过一年,痛定思痛,再复读一年,两岁年龄的增加让他们更加成熟,有定力,最后得遂所愿。

  问题是,近年来复读的“学霸”们改换学校和专业之后,到底成就如何,可有人作过专门研究?其实除了少部分专业讲究科班出身,要求一以贯之,大量专业在本科阶段只是打基础而已,研究生乃至博士生阶段换专业也不算稀罕事。即便如愿考进心仪的大学和专业,学有成就的又有几人?多一些选择固然不坏,但过度拘泥于名校和专业,有时不过是被心魔所困,不足为训。中国今日教育到底是给考生的选择不够,还是学生根本不知道如何选择,更不知道如何选择怎么学习?教育改革如果老是在枝节问题上大费周章,却抓不住根本,改与不改又有何区别?学生如果只是在学校和专业选择上“持之以恒”,却没有在学业成就上有所突破,坚持与不坚持又有何区别?

  (顾骏作者系上海大学教授)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