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综】
地理:体现新课标趋势
师大附中孙亚芳
2014年是我省考生参加新课标全国高考的第二年,总体而言,今年的文综地理题较去年难度有所降低,无偏题、难题,学生普遍反映较好,充分显示了新课标“重能力,轻记忆,近生活”的高考理念和命题趋势。
就内容而言,今年文综地理涉及城市问题、产业转移、地球运动、区域定位、洋流、气候、水文、农业类型和农业生产活动等知识点,但近几年的考试热点如等值线判读、工业生产和人口没有直接出现,选做题部分难易适中,学生容易得分。
师大附中易自国今年高考试题稳定,总体难度比去年有
所下降,减少了部分难题,不少试题会让学生做起来比较容易上手。从试题结构来看,试题重点考察了历史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覆盖了必修和选修模块,体现出了考察的全面性。考点分布政治史所占比重相对偏大,古代史侧重明清的考察。从试题内容来看,关注现实问题,民生问题,不回避热点。如选修中关于山泽管理改革。
政治:突出对能力考查
兰州一中王淼
王老师表示,今年是我省新课标高考的第二年,无论是带毕业班的老师还是广大考生都处于一个适应期。与去年相比,今年政治试题分值总体保持稳定。从今年的试题当中,可以看到,没有偏题、难题和怪题,而是考查了政治学科中最核心、最基础的主干知识。例如:选择题涉猎了:价格、关税、宏观调控、产业链、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政府职能、国家关系及我国的外交政策、文化传播、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矛盾的观点等;非选择题涉猎了:消费的影响、国家性质、公民权利、人大与政府的职权、文化创新、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价值观等知识点,这些均是考纲规定的主干知识。把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是新课程高考改革的一个重要原则,纵观本次政治试题,试题大都以现实生活为背景,大量使用贴近时代、贴近社会的素材,呈现出越来越情境化、问题化、时代化的倾向,充分体现了新高考改革的生活化趋势。今年的政治试题有一个新的亮点,就是非选择题第39题第3问,要求以“理想·奋斗·价值”为主题撰写发言提纲,要求关键词要对应知识点并限制了字数(100字),此题较2013年第39题第3问“就如何增强敦煌莫高窟艺术的国际影响力提两条建议”更加凸显出新课程改革开放性的命题趋势。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