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上午考的北京文科综合,几道论述题与实际结合紧密,最近政府和市民共同关注的京津冀地区环境大气治理问题以及地铁票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都进入考题。多数考生都表示,感觉题目很接地气,问法很新颖。
第一道论述题考的就是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第二道大题是历史题,根据世界贸易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发展变化,让考生分析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和新中国成立三个时段,中国人是如何向西方学习的。
第三题是社会热点“地铁发展”问题。围绕地铁提出了四个小问题:地铁建设怎样推动文化创新?地铁票价应该如何调整?听证会为何要遵循征集代表、媒体监督等规则?四号线引入民间资本进行市场调节的原因是什么?
第四道大题考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题目讲了一个拾金不昧的故事之后让考生从知行合一的角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解释。很多考生表示,对这道题感到“无从下手”,“完全没有复习过,也不知道标准答案是什么,全靠自己发挥。”
第五道大题让考生对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地区进行比较。在这道大题里考了唯一的一道哲学题:川渝地区的发展如何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很多考生对今年哲学题分值的减少表示惊讶。“以前哲学题有十几分,今年只有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