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天地”
“3把铁锁钥匙我一人保管!”刘老说。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高考试卷不是在招生办保管的,而是密封在公安局档案处的保密室里。当地公安局老楼二楼楼梯口铁栅栏、档案处办公室、保密室,有三道门,三道铁锁层层把关,全局只有刘老一人有这三把锁的钥匙,其他任何人在高考期间都不能出入。当年都是7月考试,7日至9日高考三天。每年7月4日,南通市招生办和押运人员把密封的考卷从省里运到刘老所在的档案处,6日前试卷发放到各县市。7日开始,当地市招生办工作人员来取当日考卷。
“那几天,二楼档案室除了我任何人都不能进!”刘老回忆,当时,位于公安局二楼的档案室,每年的7月4日到9日的6天是刘老一个人的“天地”。这六天也是她一年里最“提心吊胆”的时日,她手里拽着的不仅仅是三把钥匙,更是关系到全市高考学子的命运。来档案处查资料的人连二楼的门都不能进,刘老把要找的材料送到一楼给他们翻阅,“就连局长来看资料也不能靠近保密室的门”。
上厕所得憋到开考一个小时后
“上厕所也要憋到开考一个小时后!”高考那几天,刘老不管刮风下雨,每天早上准时5点到保密室,三道关卡一一落锁后,一天的活动范围仅限二楼,除了吃饭上厕所,她的眼里只有那几麻袋密封的考卷了。每天早上六点,招生办的人来拿试卷,晚上七、八点送来答卷以后,她才能下班。“着急要上厕所也得憋着,早上第一场考试开考一个小时后我才放心去卫生间。”
马上又到高考了,早已退休的刘老参与保管了16届学子的考卷,送走了16届学子的答卷。16年的保管,过程中没有出过任何差错。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