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处的原文是“……如自我意识尚在形成中的小学生和自我意识尚未成熟的中学生,都难开展有效的自我教育”,张文将“难开展”改成“难以开展”。
其余4个关键词的论述,张文也在蔡文的基础上对个别字句作出调整,并在整部分末尾加了一句:“以上五个方面构成一个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有机统一体,对自我教育作了质的规定。”
记者对比发现,张文含摘要在内约4600字,没有摘要的蔡文约4000字。张文至少九成的语句,都是在蔡文的基础上进行增加、删除或换用了个别字词,且多处语句完全相同。
“那篇文章我当时本来没有公开发表,那是一个我们内部交流的内刊,我也不知道(举报人)在什么地方找的。”对于上述现象,张世友回应称,文章来自学校的一次内部交流,“我没有公开发表,本来就不构成抄不抄袭的问题。”
“因为确实那个时候还年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能也写不来东西,就找个东西来应付一下交流。后来就可能把它搜集起来了。”他解释。
6000字论文,约1000字原创
中国青年报记者比对发现,张世友被指抄袭的其余9篇论文,均较多篇幅“引用”了参考文献,有的几乎全文由多篇文献组合而成。
刊发于《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的《论高校学生职业道德的“势”与“导”》,是10篇被举报的论文中距今较近的一篇。文末注明了3篇参考文献,其中第一篇是2003年发表于《湖南体育》上的《职业道德建设的重点是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作者周春光。
1998年创作《必须重视大学生的自我教育》的类似手法,在张世友2005年的这篇论文中再次出现。张文的第一部分“高校学生职业道德的现状”,其分论点与周文第一部分“当前职业道德是思想滑坡的主要表现”的分论点几乎一致。
张文的第一个分论点是“职业价值观念颠倒错位”,周文则是“价值观念发生错位”;此后,张文列出“职业价值取向市侩庸俗”、“职业道德评判含混模糊”、“职业道德心理严重失衡”3个分论点,周文则分别是意思相近的“价值取向比较庸俗”、“道德评判出现偏差”、“社会道德心理失衡”。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