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四川高考政治学科考试说明已经出炉,与2013年比较,考核目标与要求、考试内容及比例、试题结构、题型与分值、试题难度等方面基本一致,但由于政治学科的特点以及十八大的召开,2014年的考试说明也主要在如下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调整,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一、考点的部分调整:
1、经济生活:体现在第十一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增加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文化生活:体现在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加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3、政治生活:体现在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增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
以上考点都是根据十八大报告所增加的部分,容易与当下的时政热点相结合,新版本教材相应也做了大幅度的调整和详细的表述,因此建议适当补充和高度关注。
二、主观题试题结构略有调整:
原来“1小问+5大问”的模式调整为“1小问+4大问”模式,即“1小问”是解读经济信息;“4大问”即四门必修课程各考查一个问。这一调整意味着各板块的分值比例应该在12分左右,这就提醒我们在复习迎考中要注意知识模块的建立,注意中观的考查方式,避免学生出现“方向性”的错误。
三、选修部分调整较大:
1、考查形式从13年的一个选择题和一个主观题调整为两个选择题,形式上的这一调整提醒我们在复习迎考中应该侧重于对经济理论的理解而不再侧重于对经济理论的记忆。
2、考查内容从13年的考1、3、5专题调整为考1、2、3专题,内容上的这一调整提醒我们应该在2专题上有所关注。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