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按照教育部要求,南开大学发布了《2013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后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南开大学2013届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7%,其中研究生就业率98.10%,略高于本科生的96.14%。
研究生比本科生更倾向于走上社会
南开大学2013届毕业生人数6585人,其中本科生3002人,研究生3583人。截至去年12月31日,本科生中1178人签署三方协议,占总数39.24%;研究生3065人签署三方协议,占总数85.54%。本科生中超过一半的人选择升学或者出国深造,这一指标在研究生中不足10%。
在就业的毕业生中,民营企业受到大力追捧,本科生和研究生分别有52.66%和38.42学生到民营企业就业。到国有企业就业的本科生占总数的18.2%,研究生占23.31%;到党政机关或科研设计单位就业的学生中,在本科生层面较少,总量不足4%,但在研究生层面占到近两成。
对此,南开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胡军表示,到国企事业单位或党政机关工作相对稳定,这一度是毕业生趋之若鹜的选择;其实民营企业,特别是联想、苏宁等百强民营企业中有很大发展空间,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选择到民营企业就业,能促使毕业生学到更多东西,更快进入职业角色;同时,人才越来越多输送到民营企业中去,也会促进民企更快发展。
去“北上广”就业人数有所下降,到西部、基层就业人数上升
在3月28日南开大学举办的“2014届毕业生第五场校园招聘会”上记者随机采访几位求职同学,发现“北上广”仍是很多学生求职就业过程中的主要选择。
同样,此报告显示出,在就业地区方面南开大学毕业学生中有超过2/3去往津京粤沪地区,发达一线城市仍是学生就业主要去向。但与去年相比,本科生、研究生中去往“北上广”就业的人数所占比例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留津人数有所上升。
对此,胡军分析,毕业生求职就业过程中,一是多选择一线城市,二是会留在学校所在地。两个因素叠加在一起,就不难理解为何更多南开毕业学生选择留津。另一方面,随着北上广生活、工作压力增大,产生溢出效应,导致毕业生逐渐往省会城市、地级市分散。
《报告》中显示,去西部地区就业学生人数所占比例反而有所上升。特别是本科生中到西部就业人数占到10.79%,比前一年上升5.05%。胡军表示,学校一直以来十分注重学生就业观念的引导,2013年南开大学正式出台《关于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就业的实施办法》,通过举办政策宣讲会、座谈会、表彰会等形式,大力宣传表彰毕业生服务西部基层的先进典型。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