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务必养成良好的审题、答题习惯
●变化:2014年《高考大纲》与2013年相比变化较小,高考命题将保持稳定。其中,考核目标与要求中的例14换了一个题,除此之外,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命题要求及试卷结构等方面均没有变化。
●预测:今年高考可能注重考查考生4大方面的能力。即:从地理情境、图表或文字材料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及相关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用简洁的语言描述、阐释地理事物的特征、原理和规律的能力;辩证、创新地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地理考题预计重点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地理学科素养,立意新颖,设问灵活,稳中求变。问的角度与方向一般为:描述区域自然地理要素的时空分布规律或表现特征;分析地理事物运动机理或特征的形成原因;分析评价区域自然地理环境条件(有利、不利);人类活动的区位选择及区位因素分析评价;分析人地关系和区域国土整治方面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改善或防治的方法措施,确定区域经济发展方向等;试题设置有“趣”、有“用”、有“理”,试题及参考答案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备考建议:对照考纲内容,考生要对自己复习过的知识进行查漏补缺,看看自己还有没有知识盲点和漏点。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考生要进一步加强地图知识训练,养成“左图右书”的学习习惯。
考生必须对模拟考试中暴露的问题进行总结,要做到题不二错。总结提高审题能力,克服答题中的盲目性。在平时的文综训练中,能发现有不少考生在没有审好题、头脑中尚未形成思路之前就急于答题,把所想到的全部都写上,让评卷老师去找正确答案,认为写的多就能得高分。这样并不正确。不准确地审题答题,就没有针对性,会在考场上浪费大量的宝贵时间。因此,考生不要在审题上过于吝惜时间,看好题再做不仅不浪费时间,还能为你赢得时间,赢得高考。因此,在高考前的模拟考试中,务必养成良好的审题、答题习惯。
关注时事热点,注意地理与生产、生活的关联也是考生在考前必须做的。如针对西北地区的区域地理知识训练、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经济建设及国际热点地区、领域的相关地理知识都应得到重视。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