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考资讯 >

自主招生口碑很差 招生腐败是首因(2)

2014-03-18 09:13编辑:【郑州教育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受访者对自主招生的印象偏负面

  由于大女儿即将参加高考,家住重庆的田师傅格外关注关于高考的信息。招生腐败的各种新闻,让他感到寒心和失望。“对于我们这样经济条件不太好、没什么背景的家庭来说,孩子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命运。但现在这条路也变得越来越窄。部分家长和一些高校招生人员的钱权交易,使得本来为数不多的重点高校的招生名额被挤压,社会公平受到严重挑战。”

  老家在江苏盐城的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严姝(化名),因为高中时成绩优异并且在数学、物理竞赛中获得了较好的名次,3年前被所在中学推荐参加了中国人民大学的自主招生,通过笔试、面试等环节,最终拿到了高考降20分录取的优惠政策。

  严姝回忆,当时,自主招生中所存在的猫儿腻,在同学中几乎是公开的秘密。拿高中校长实名推荐制来说,推荐名单都没有公示,大家都是在推荐结果出来后才知道的。而在自主招生的面试阶段,由于评判标准不统一而且缺乏监督,就给各种腐败留下了空间。特别是在艺术、体育特长生自主招生领域,腐败问题更是非常严重。“至于送钱送礼上大学的现象,更不算稀奇。我有一个高中同学,高考成绩与某重点院校的录取分数线差距明显,但最终在家里花了很大一笔钱后,也成功就读该院校。”

  受访者如何看待现在的自主招生?调查显示,排在前三位的印象均偏向于负面,依次是 “不公开透明,留下腐败空间”(61.4%),“已经异化成‘看钱看权’招生”(56.7%),“对农村和落后地区考生不公”(43.2%)。仅14.1%的受访者认同“自主招生是对高考制度的一种有益补充”。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招生腐败问题,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是到这几年,招生腐败问题仍然存在,保送生舞弊事件、加分门、招生门等恶性事件层出不穷,让公众对高校招生制度存在很大异议,对自主招生政策也诟病颇多。目前来看,高校招生腐败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