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考建议
学生应亲自与学校沟通
●程星,博士,香港城市大学协理副校长(内地及对外事务)
在内地走访过程中,有一个现象让我特别不安,即来参加招生说明会的大部分都是家长,他们的理由是孩子备考太忙,没有时间,这在我看来,是本末倒置。
在说明会上,家长关心的问题大多是多少分能上港校,给不给奖学金,宿舍怎么安排,而不关心学生在香港会面临一个怎样的多元文化环境,会是什么样的学习氛围、生活氛围,是不是你想呆4年的地方。有些家长还有一个想法是,如果去香港不适应,大不了再转去国外,但却不考虑国外的文化差异要远远大于香港和内地之间的差异。
所以,我的建议是,让学生自己来参加说明会,来问他们自己关心的问题。
自己规划生活与学习
●香港科技大学本科招生及入学事务处
香港的高等教育与国内体制不同,办学的原则和方式亦风格迥异。
香港科大要求学生具有独立自主的人格和承担,一进校门,便视作成年人看待。香港院校不设班级制度,学生每天需要规划自己的生活作息,并无校方指派的人督促学习。故此,学生需要梳理自身的理念和价值,保持开放的态度,做出大大小小的取舍和抉择。
我们在多年对来港学生的观察中发现,学生在入学前对香港的认识越深入,深知来港就学的优胜之处,以及来港之后需要面对的适应和挑战,入学后适应越平稳。
港校本科申请难度高于英美澳
●郭蕾,新东方前途出国亚洲部总监
香港本科申请的难度与美国、英、澳相比难度更大,录取率更低。
以香港大学或香港科技大学为例,每年所招收的大陆本科生计划大致为150人,能符合录取条件的学生几乎都是各省市的尖子生,竞争异常激烈。从港校每年公布的本科生录取比例来看,基本上在2%-5%之间,这意味着很多学生都必须给自己同时选择其他出路。
而美国、英国、澳洲的院校众多,招生人数需求量更大,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