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考资讯 >

华东师范大学“语文高考”部分老师“弃卷而逃”(2)

2014-03-14 09:11编辑:【郑州教育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上海卷高考作文历来对文体少有限制,为何“议论文”如此受到青睐?周宏表示,教师在答题成文中的选择也反映出高考、乃至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倾向——往往认为记叙文“难写、写不好、得不了高分、容易豁边”,因而反复“关照”学生放弃。“培训中的作文考试同样不限文体,并不是说我们在鼓励学生写记叙文,而是希望教学中能走出‘误区’,让更多学生能按照自己的个性、特长锻炼和选择自己的作文表达”,他直言,每一年的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都分别有关于议论文和记叙文的评分细则,以记叙文得到高分的学生作品不少。

  “写得好”与“教得好”

  许多人好奇,同题作文批出来,究竟老师写得好,还是学生写得好。周宏表示,批改尚需时日,但比较孰高孰低并不是此次“作文考试”的目的。据了解,此前崇明教育局曾进行过多年师生“同题作文”的实践,几乎每年的最高分都被学生组争得。

  对此,周宏认为,“教得好”并不意味一定要“写得好”。他说,这就好像游泳教练并不一定游得最快最好一样。但不可否认,教师在作文教学和评阅前,确实应有“写”的经历,如此才能从中体会作文题的高低,评阅时也才能更真切感受学生的努力和才华,给出客观、公正、准确的评价。

  “在语文科目里,有答案唯一的客观题,也有更具开放性的主观题,如作文和现代文阅读,它们检验的是更高层次的语文水平。”周宏说,“我们能做的是,让能够科学测量的更加科学,让人文的更加人文,让开放的更加开放。”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