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考资讯 >

张志勇:高考改革核心在于打破“一考定终身”(2)

2014-03-04 10:03编辑:【郑州教育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建议高中学考上升为国家考试

  张志勇认为,对于这次高考改革,很多人关注的是考试科目的改革,其实是整个招生制度的大变革。按照山东省教育厅2014年工作要点,夏季高考科目将进行优化,同时还要制定多元录取的模式。张志勇表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将成为高考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重要参考,“要保证学考的公平公正,必须将学考上升为国家考试。”

  张志勇分析,目前,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由各省单独组织,以山东省为例,在一共14个考试科目中,考试成绩也有多种表达形式,有的用ABCD这样的等级,有的用合格来表达,在考试的组织实施过程中,通常也不如高考那样严格。如果把学考成绩当做高考录取重要的参考标准,那就需要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将其上升为国家考试,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客观、可用。

  双向选择激发高校改革活力

  目前,高校在招生时并没有太多的自主权,基本上是省级招生考试部门按照最低录取线不断地向学校输送学生,这一做法,张志勇形象地描述为“单向批发学生”,这样很容易出现教育畸形问题,比如“我上某所高校,不是因为我对某所高校的某个专业感兴趣,而是因为我的分数够了”。

  张志勇希望,经过这次改革之后,能够建立“多投多录,双向选择”的录取模式:一个学生可以向多所学校投送自己的入学申请,也可以拿到多个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但他可以自主选择最喜欢的学校和专业。

  张志勇表示,这样的做法将会带来两个好处:一是对孩子兴趣的培养有了制度的保障,确保学生选择的专业、学校和自己兴趣相匹配;二是激发高校改革活力,促进办学质量的竞争,高校办学特色和品牌意识会大幅度提高。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