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探索中的自主招生制度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去年11月,中国人民大学负责自主招生的官员被曝涉嫌腐败,自主招生一度被指责为滋生腐败的温床。对此,教育部在去年底下发通知,明确严查严办各种暗箱操作、徇私舞弊、失职渎职等违规违纪招生行为。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人大事件虽是个案,却折射出高校管理体制中行政主导、专断独裁等问题。从长远看,应该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以及专业的自主招生团队,确保社会舆论监督,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也有学者指出,虽然自主招生给一些有特点的孩子打开了一扇门,不过也给学生们造成了额外的负担。一些大学自主招生的考试科目及涵盖范围跟正规高考没有太大差别,成为“小高考”。
目前,自主招生已成为中国高考改革的一个重点目标。去年11月举行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今年上半年,教育部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总体方案及各领域改革实施意见也即将出台。
“考试招生改革的理想境界就是让考生与高校之间多接触、多了解、‘谈恋爱’,双向自主选择、自愿结合,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因此,最关键的是,让政府从招生这一环节中退出来,让学校和学生成为主体。”储朝晖说。
曾任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孔子学院院长的教授邓红风认为,招生方式的完善要和高校教育制度自身的完善结合在一起。
“据统计,2010年全美国高校的本科平均毕业率仅为41%。中国高校则是绝大部分人都能毕业,考试不及格有补考,补考不过还有大补考。本科教育应该严格起来。”邓红风说。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