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中国教育在线主办的“2014年北京高考试题命题趋势及备考策略”教育沙龙活动在清华科技园赛尔大厦举行。众多高考专家莅临现场,就北京2014年高考命题及复习备考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现场回答了网友和家长的提问。
学大教育 计娟
学大教育语文老师计娟认为,北京2014年高考语文的变化,第一个是体现在作文上,还有一个语气知识部分,以前单纯的只考语气知识,现在是全部放在了语境当中,这是一个大的变化。第二个,我们的背诵,以前一般来讲,北京的高考试题单纯的放在给上句,写下句,纯记忆型的,今年会把背诵以理解为主,给出这个大概的意思,或者给一定的语境,让学生根据这个理解来做出来,这也是一个变化。
还有一个变化,小作文的出现,这个小作文的出现,我个人觉得还是对大作文的一个补充。因为北京市历年的高考大作文,基本上,虽然现在诗歌除外,文体不限,但是考试的时候,基本上大家还是以议论文的形式出现。这样小作文的出现,可能就会弥补学生在议论文,有的不擅长议论文,但是擅长其他的,这是一种弥补。同时也可以更好地表现出学生的表达能力。所以小作文的出现,从考纲来看,从2014年北京各区的期末试题和在期末之前,北京市教委下发的五套模拟试题的小作文来看,我看除了应用以外,另外一种叫表达类的。比如他给一个场景,在天安门每天早上升旗的时候,他要求学生用两种以上的表达方式来描摹出这个场景,这侧重于表达形式。
学生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以我们的了解来看,学生要侧重于议论文,因为议论文体在某种程度上比较多一点,他有一定的技巧,一定的方法,但是表达方式,其他的记叙、描写,可能很多学生一下子不太适应,他们很久不写了。还有一点,我觉得可以把这种表达方式,侧重于表达的内容和应用结合起来,比如他以这样的方式出现,比如说他先说一个大学里面的文学社团,学生会小组的招聘,他们招聘一个研究小组、学生小组,文体的形式肯定是侧重于应用,但是他提出的要求是必须要写出这一次你所研究的,比如某一个作家、作品的意义,这样也侧重于学生的表达能力,除了注意应用的方向以外,还要强调表达能力。这几点我觉得是今年北京市的变化比较大的地方。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