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2014高校自主招生次第展开,而每一场考试,必定是场外大批家长的陪伴和等待。相比孩子,他们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自主招生最相关的利益群体。那么,这一届高三学生以及家长们面对自主招生又是怎么看怎么想怎么行动的呢?我们试图从自主招生考试现场寻找答案。
镜像一:
让开一点,别影响我记笔记
李女士坐了1小时的地铁,从黄浦赶到普陀,陪女儿参加2月15日举行的复旦千分考。
女儿高三选的是化学,成绩排名在理科班里处于中上水平。千分考是女儿主动要求的,老师和同学都不知道。女儿的理由是:“人生当中就那么一次机会,不去考一下,我将来会后悔一辈子。 ”
母女俩还开玩笑说,经过自主招生笔试三小时、面试五考官对一考生的磨练,以后高考就不怕了,说不定未来找工作时面试也不用怕了。 “当做练兵吧。这种考场氛围,想模拟都模拟不了。 ”
但是这样想的家长,只是少数。
2月15日周六下午1点30分,曹杨二中校门口。参加最后一届千分考的学生们已早早进场。校门口只有两种人:耐心等待的家长,以及前来设摊的三家培训机构。
一所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开始站到花坛台阶上高谈阔论,演讲内容是几天后的复旦自主招生面试,有哪些注意事项和技巧,瞬间吸引了许多家长,里三层外三层围成了一团。
演讲持续了足足半小时。有高举手机录音的家长,半小时里没有变换任何姿势;另一位笔记密密麻麻的家长,写到忘情处,越发感到姿势伸展不开,不断用肘部把旁边的人往外推、再往外推,以求占据更多空间。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