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5:考官期望
面试中的问题,往往没有答案,但面试官心里是有预期的。如果你的回答满足了面试官的期望值,那你将赢得面试官的认可,但问题是学生们的有限学识如何能让渊博的教授们满意?梁同学想报华工的建筑学专业,在模拟面试中,他被问到“建筑与房地产的区别与联系”,梁同学认为建筑是美学,房地产是营利企业,但泛泛而谈显然会令考官不满意。还有一位报考经济学的同学在模拟面试中被问到“请谈谈旅游鞋与鸽子的关系”,该同学显然问懵了,回答说“我去游游,穿着旅游鞋,看见了鸽子”。
点评:“建筑与房地产”的问题,从社会现实的角度去谈,未必就是面试官的期望,如果从专业的视角去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也许更让面试官满意。“旅游鞋与鸽子”的问题,面试官其实期待的是一个故事,编造一个无中生有的故事,不是聪明之举,但从经济学专业的角度,找出旅游鞋与鸽子之间的经济关系,从而说明大的经济问题,这显然会大大超出面试官的期望值。
片段6:谁来破冰
无领导小组面试是高校比较喜欢运用的面试方式之一。在模拟面试中,6名学生被编成一组,讨论“逆境出人才,是否有道理”话题。大家经过20分钟的讨论,达成了一个观点,绝对的顺境和绝对的逆境都不利于人才的成长,动态平衡最有利。
点评:面试官罗老师认为,拿到一个问题,第一步要界定概念,也就是破冰。在上面“逆境出人才”这个话题中,首先要界定什么是逆境,什么是顺境,从对象、地域、时间等不同的维度来界定逆境,这样才有讨论的范围,否则,6个人讨论深入不下去。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