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我们理解了许多明星为什么没有更早走红——巩俐辗转考过好几次艺术院校,汤唯曾经三次报考中戏表演系,均告失败,转投导演系,才进得门内。即便跨过这重门,也并不一定成星成腕,每逢大牌明星回顾当年,亮出中戏北影的毕业合影,我们立刻发现,一个班三四十个人中,能被我们叫得出名字的,不过三个五个。其余人去了哪里?那些千人万人中挑选出来的人,花落谁家?他们去了海外,他们转到了幕后,他们转身他顾,他们对被人瞩目、觊觎的生涯有惧怕,对丛林化的娱乐圈不适应。
别的专业是不是会好点?在网络上搜寻美术院校招生考试的阅卷图片,得到的图片千篇一律,海量的素描、色彩试卷,被摆放在体育馆中,浩瀚、壮观,阅卷老师在试卷的方阵中走过去,挑选入眼的作品,这场景之中,蕴含着某种巨大的不安之感——如果阅卷老师那天心情不好?如果他格外厌恶某种风格?一个试图冲破寂静人生前景的年轻人,也许就此被错过,十几年努力,几百万笔线条,也许从此没有下落。
艺考生们遭遇的,是飘忽的可能,是极低概率的出头机会,甚至,是自己在未来某天的懊悔。把自己的美貌和才华昭告天下这种念头一旦萌生,一场豪赌就已经开锣,而命运是永远的庄家。但这种豪赌的感人之处就在这里,这种要和“一眼看到六十岁”的人生前景对抗的姿态的美妙之处,也在这里,它有青春作为理由,是青春的明证,再长一岁,再过两年,或许都不会有这种冲动。它也不像我们熟悉的中国人,却更真切地说明了中国人深深隐藏的真实性格:既保守又大胆,既务实也心存幻念,既饱受农业伦理熏陶,不脚踏大地就惴惴不安,却也常常怀揣希望,敢于面对天空做出狂野的飞翔梦。梦想之光照耀下,任何开放,都是盛放。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