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姚衎
让我们再走一遍还是不会高考
新文化:听说你们这个班里的44人有4人退学?
姚衎:我们这个班现在已经分了专业,大家在各自的系,但是确实没有原来的人多了,有个别同学中途退学的。
新文化:在国内读研会不会对学籍有要求?
姚衎:这个还不清楚,关于学历问题现在还没有一个定论。可能多数人不会想在国内吧,就算在国内也会选择我们本校,或者是去香港。
新文化:有没有想过,第一批教改实验班的学生没有学籍,对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会造成影响?有没有人为你们考虑这个问题?
姚衎:学校应该一直在考虑,具体的我还不清楚。我了解过一些,有同学想申请国外的一些学校,国外的学校就不很在意这个文凭,只要有南科大自授的学位,还是可以的。我们当然希望教育部能给我们文凭和学位,这样就有双重保障了。
新文化:朱校长退休,学校有没有说过对你们的考虑?
姚衎:学校还没有开始考虑这个,大家都还在考虑出国准备,英语考试和毕业设计,这是重点,教授那边还是代课为主,还有一年,有些东西还没有文本式的东西出来。
新文化:期待教育部的文凭吗?
姚衎:我不好说,我们也有些同学,有些学校是需要教育部给文凭的,比如香港有些学校需要内地承认的文凭,可能有同学比较需要这些。
新文化:你期待吗?
姚衎:如果教育部给我,那是大家对我们这一届学生的认可,那种感觉也挺好的,也是一种保证。
新文化:当年没高考,后悔吗?
姚衎:那个绝对不后悔,在那个节点,不参加高考,不后悔。
新文化:但是,现实对你们来说残酷了一些?
姚衎:会有一些。但很多事情都是这样,让你重走一遍的话,还是会那样选择,因为我们的目标很高,是想突破瓶颈,突破唯高考的录取模式,如果再选择的话,我和我们班有不少同学,都会这样想,让我们再走一遍还是不会高考。
新文化:可你们的努力还是没有达到破冰的目的?
姚衎:我们当时的选择最后还是有成效的,后来录取模式不是完全按高考成绩,现在中央重视教育改革,包括去行政化已经写入了改革方案中,这些东西我感觉有我们的一点点努力。我们自己要承担一些风险,这个是在我们进学校之前就考虑过的。
对话王嘉乐
我应该会选择继续读下去
新文化:很多人在关心你们的前途,学校、社会有没有给你们一些承诺、签约等等?有没有人替你们考虑这些?
王嘉乐:这个目前来讲,还没有说一些保障性的内容。而且我觉得,这主要还是看学生个人能力吧,我相信每一个公司都是这样,他只要觉得你这个学生能力达到了,他就会录你。
新文化:有没有企业到学校面试、挑选?
王嘉乐:这个真不是特别清楚,因为我一直在忙期末考试和科研工作,不是很关注企业动向,不知道别的系有没有。一方面确实希望公司来招你,一方面我们也要主动去联系。因为之前媒体报道说,一些公司觉得我们挺优秀的,但是有没有到那么确凿的程度我真的不清楚。
新文化:你会选择读研或做科研?
王嘉乐:我应该会继续读下去,我年龄比较小,对现在所做的东西比较感兴趣。我想继续做下去。
新文化:希望学籍文凭吗? 王嘉乐:欧美的学校都不会要求这些,他们主要还是看学生的科研经历和在学校的学分和表现,这个才是关键。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