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考资讯 >

一个少年天才引起的教育反思(2)

2013-12-06 13:57编辑:【郑州教育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由于没做暑假作业,没参加假期补课,怕回学校不好交代”,赵柏闻选择了退学,正式进入华大基因课题组。闻听儿子要退学,赵柏闻父母连夜奔到了深圳。赵柏闻对父母说,如果自己按部就班地高考上大学,5年后将成为一名普通大学毕业生,但若现在进入华大基因,5年后将学到更多东西,积累更多经验。

  现在,4年的时间过去了,事实证明,赵柏闻的选择是对的。他不仅在世界一流期刊《自然和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从2010年起还领导着一支由国内外十几位数学、物理、天体以及心理学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的课题组,进行人类智力差异如何产生以及与基因的关联的研究。他带领的这个国际化团队目前已完成超过2000位高智商人士的DNA测序。

  了解了这些背景之后,我想了很多。一是佩服赵柏闻的勇气。他敢于舍弃上大学的前途,冒险从事自己喜欢的课题研究。多少像他一样的同龄人,却是宁愿把自己的特长牺牲掉,去挤那座千军万马争过的独木桥;二是佩服赵柏闻父母的开明。他们尽管担心孩子的前途,但却最后尊重了孩子的选择,让赵柏闻有了一次独辟成才蹊径的机会;三是佩服人大附中的开通。尽管赵柏闻没有上高三,不符合教育部门高中毕业的条件,但学校仍然给了他一张“校级”高中毕业证书。

  然而,我认为这件事更值得认真反思的是我们的教育部门,是我们的大学。至今尚未有一所内地的著名大学向赵柏闻敞开大门。据了解,赵柏闻目前在香港的一所大学学习,他对学校的要求是,他只选修他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这所学校居然答应了。

  这使我联想到目前国内大学的自主招生。按理说,自主招生面向的应该就是像赵柏闻这样不按规矩生长的奇花异草,给这些有特殊才华的学生一个特殊的入学渠道和特殊的生长土壤。然而,许多学校的自主招生却演变成了“后门生”的特殊通道,成了滋生招生腐败的温床。

  教育的终极目的,应该是让每一个人都能释放天性,自主学习,自我成长,自由发展。少一些强迫,多一份理解;少一些约束,多一份宽容。多么希望许许多多像赵柏闻这样的学生,都能像赵柏闻一样,获得自主选择、自由发展的成长空间。(文/雪 虹)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