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下午2点,中国教育在线邀请了网友“种菜的安娜”做客访谈间,以非京籍家长的角度,谈了谈他们对异地高考的理解、期待以及困惑,将非京籍家长们真实的呼声带给公众。
安娜是一个高二学生的母亲,一个在北京就读而没有北京户口的一个学生的母亲。
主持人:你最先是什么时候接触异地高考的话题的?
安娜:是这样的。我接触到异地高考这个话题其实是比较早的,因为我本身孩子有这个条件嘛,就是因为没有户口。我是小升初的时候就接触了这方面的话题,当时是央视也采访了我,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这个节目没有播出,可能也是受到各种的压力吧。以后我就是在网络上比较多的去关注这件事情,因为孩子在小升初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因为没有户口,可以说我们那个时候走遍了北京大街小巷到处去找学校,到处去考试。09年的时候,孩子参加了十余种考试,我记得印象很深的一次就是我有一次感冒了,但是孩子那个时候很小,我必须带着他,我嗓子疼的有点说不出话来,寒风凛冽,我的嗓子感觉跟刀割一样。我带着孩子到处奔走,一打电话没信,没信,终究转了一大圈。
主持人:小升初属于义务教育,不涉及到户口问题。
安娜:但是很多的公立学校不接收非京籍孩子,一问就拒之门外。可能最近这两年有所缓解,具体情况我还不是很了解。
主持人:反正小升初让你认识到了障碍和阻力。
安娜:是的,很难很难。我们最后找到了一家民办公助的学校,他可以收,但是我们要比北京户籍的孩子多交三万块钱,因为当时是考试进去的,孩子本身的成绩是非常好的,是名列前茅的,但是因为户籍的关系是分到普通班了。人家明确说了,核实一下户籍情况,我说很对不起,我们不是北京户口,那边就说:那不太好意思了,你们只能到普通班了。后来去年中考也是比较困难,因为到中考以后高中非义务教育了嘛,那个时候报名,虽然是网上报名,但实际上是没有报志愿的资格,名义是叫借考,考完拿了成绩单也是到处去找学校。记得当时是听到哪个学校有招办,可能会招,就跑到那儿去,站到人家大门口,被保安撵不让进门,好不容易打通电话,又说不行,不要,也都是找了很多学校。
主持人:我特别能体谅,当时的一个情景。
安娜:当时就是这样的,而且,回去跟孩子就不能说什么,怕孩子有阴影。
主持人:女孩子男孩子?
安娜:男孩子。
主持人:考了多少分?
安娜:520多分。
主持人:那还不错。
安娜:总算最后找到了一个学校。
主持人:分数还是有优势的,520多分我不知道在哪个区,对有一些市重点分数是差不多了,区重点肯定没有问题了。
安娜:找了一个比录取分数线低十几分的学校,因为他成绩也比较好,到那一入学了以后,也是进的实验班,入学考试,他就考了全年级第二。所以这个孩子本身就是学习还可以,不算是特别地操心。就说我对于异地高考这种看法,这个感触现在是这样,实际上我为什么最近特别地关注,主要是在网上接触到这方面的信息比较多,加之我家这个情况,我就思考比较多。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