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东省异地高考最新实施方案出炉,将外来务工人员设置的户籍门槛“拉低”。根据方案,无房产证的租房一族也可算是有稳定住所,父母任意一方依法参加社保缴费即可。一些外来工家庭子女受此项新政惠及,将摆脱回老家高考的命运,如愿留在广东这个“第二个家”升学、深造。
但与此同时,方案中列出的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持有3年以上居住证、连续3年社保缴费等六大门槛,却也让大批未能跨过门槛的外来工家庭眉头紧皱。异地高考“门槛”的高低再次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
对此,专家认为,广东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异地高考的户籍门槛,恰好反映了教育资源的公平性分配趋向,体现了高考的公平。但同时也有人呼吁,针对具体外来务工人员群体,应该更加细化认定标准,惠及民生。
影响
新政明年率先惠及中职外地生
今年9月以来,在东莞大朗一家房地产销售公司上班的廖女士感到有点纠结,12岁儿子成功入读了常平中学初中部,但想在广东参加高考,不知是否要把儿子的户籍从重庆迁到东莞呢?
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了面前:因为廖女士夫妇均是从事房地产工作,近几年来在东莞做了不少项目,但不知道下一个项目会去哪座城市。到时,儿子会跟到其它城市读书,但再迁徙户籍,就是一件麻烦事了。
11月21日,省教育厅网站上公布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广东省参加高校招生考试实施办法(试行)》,详细对照稳定职业、住所的要求之后,廖女士悬着的心,顿时得以放松了。廖女士发现自己和小孩的条件,完全符合“异地高考”的要求。也就是说,即使不把儿子的户籍迁到广东,也不会影响他的高考了。
相比廖女士的孩子,如今在中职里就读初三的外来务工子女将更早享受到异地高考新政带来的优惠。皆因《办法》明确,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2014年起可报名参加高等职业学院招收中职学校毕业生招生考试。
记者调查多所省内的中职学校发现,由于中职对户籍要求较普通高中要宽,受访中职学校中的无广东户籍的外来工子女均约占总人数10%。
“学校每年升读高职的学生有5%左右,还有一些学生是因为户籍问题不能在本地录取,新政的实施有望满足他们在粤深造的需求。”多位中职校长均表示,异地高考的分步实施,对省内中高职的教学都是一种促进。
“不过,由于高职教育的吸引力还不够,当前中职学生升读高职的意愿依然偏低。因此,招考放开户籍限制对升读高职的人数短时间内不会有明显的拉动。”惠州商业学校校长邓庆宁说。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