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以“大平台、小模块”为主体,以学生能力尤其是创新创业能力塑造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实现专业能力培养模块化、课程目标能力化和考核形式多样化。为使学生提前认知行业与专业特点,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均将“专业导论”课调整到前3学期开设,并增开“职业规划”课,帮助学生明确自身发展方向与职业生涯规划。
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建立了校内实验室体系、校内实习实训体系、校外实习实践基地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拥有6个校内实习实训基地、106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在113个分实验室中有33个实验室获中央和省财政专项经费支持,3个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为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机动车检测实验中心是国家认监委实验室认可和资质认定的实验室。
注重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学校通过保留工资及福利待遇的方式,鼓励和支持教师到交通类大型企业和行业管理部门开展项目研究和工程实践,强化行业实践背景,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案例,为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每年学校各院(部)选派骨干教师到相关行业、协会进行业务培训或进修。学校以教学方法改革为引领,重塑教师“传授+教练”双重角色,建设“训练式课堂”,制定“训练式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从教与学两个主体将应用型人才培养落到实处。
由于学校及时地调整办学思路和服务面向,一方面从面向单一的交通行业服务转变为面向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方位服务;另一方面,更加主动为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服务,积极争取政府、行业支持,充分拓展学校传统优势学科为交通行业服务的空间,为学校建成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打下坚实基础。(鹿林)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