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测挂钩毕业证”系教育部规定
多数高校体测不挂钩毕业证
对于体测不合格不能毕业一说,北青报记者查询《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看到,里面的确写着“《标准》测试的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肄业处理”。不过,这条规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并不是那么顺利。
记者查询得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02年开始试行。据一名体育老师介绍,《标准》的规定对于11年后的学生来说,完成起来很难,目前高校基本上不把毕业证跟它挂钩。
教育部一项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大学生身体素质呈现“缓慢下降”趋势。与2005年相比,19~22岁城市男生、乡村男生1000米跑成绩分别平均下降了3.37、3.09秒;城市女生、乡村女生800米跑成绩分别平均下降了3.17、1.87秒。
记者调查得知,包括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在内的多数高校,目前体测成绩不与毕业证挂钩。据多所学校体育部工作人员证实,对于《标准》中要求的体测项目、体测标准等,教育部都要重新修订。
现场
800米长跑 四分之一女生不及格
“我都两年没跑过步了。”昨天,人民大学的体质健康测试正式开始,一位跑完800米的女生蹲在草坪上呕吐起来。她说,这是因为跑步之前刚吃完午餐,而自己已经两年没有进行过这么高强度的锻炼了,上次跑800米还是在两年前的体育课上。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在体质测试现场,一个班级约有四分之一的女生跑不进4分23秒的及格线,还会有两到三名女生的800米跑成绩在5分钟左右,按照教育部规定的《大学生体质测试部分项目评分表》,这几名女生的单项成绩只有10分(满分100分)。“现在的及格线比2007年以前已经慢了40秒,要是用以前的标准,一半以上的学生都要不及格。”一名计时的体育老师说。
相比于测完长跑干呕不止或者瘫坐在地上的高年级学生,几日前,北青报记者在人大操场上见到的练习跑圈的大一和大二学生身体的不适反应显然要小得多。“老师,我跑进4分钟了吗?”两圈下来,几名大二女生围着体育老师问来问去,除了喘气频率加快,这几名看上去较为瘦弱的女生并没有特别明显的不适症状,还能自如地与其他同学一起打闹玩笑。在量身高、称体重、测肺活量、1000米、800米等体质健康测试项目中,学生最为恐惧的就是男生的1000米跑和女生的800米跑。而尽管恐惧测试长跑,以提高跑步成绩为主的田径课却是学校里众多体育类课程中学生最为反感的。10年期间,长跑达标的标准也不断下调,但即便这样,仍然有很多学生无法完成。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