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第十五中高二语文教师王老师介绍说,他们学校的高二学生每周都有5节英语课、5节语文课,暂时不会进行调整。但是高考改革方案的出台,的确对语文教师是一种鼓励。以往在高考时,许多学生和家长甚至老师都认为,只有“数学和英语才能拉开分数”,因而对于语文的重视程度不够高,投入的练习时间也少于其他学科。如今语文分值的提高,是对语文重视程度的提高,是对我们的母语——中文重视程度的提高。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读研究生马博认为:“汉语作为母语,连带着中华文化,理应受到格外的重视。英语虽然在当今社会十分重要,但终归只是一门语言技能,分值和语文之外的其他科目相当才是比较合理的设置。”
国学渐成风尚 英语回归工具
日前,一些主打文化牌的节目如《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华好诗词》等在各大卫视热播,也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人们开始关注汉字书写,关注古典诗词背诵,关注那些似乎被忽略的中国文字、文学以及文化。“汉语热”、“国学热”在当前渐成风尚,人们对中文的自信心日益增强,对中小学乃至全民的语文教育日渐关注,这些都反映出人们对本民族语言文字和文化的再次审视,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希望它能持续下去。
北京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在谈到此次中、高考改革时表示,要使英语回归到语言工具的学科地位。语文和英语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不是两条平行线,而是相交线,共同作用在学生身上体现其综合素养。希望培养出的学生既具有深厚的母语素养和传统文化积淀,又能通过国际交流把中华民族最美好、最鲜亮的东西传递出去。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